返回 神涯木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第二卷 第三十二章 陆文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涯木道第二卷

    1937年七月,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看最快章节就上(乡\村\小\说\网 )

    虽然还没遭到日寇的大举侵犯,但江南百姓的生活早已苦不堪言,物价飞涨、朝不保夕。随着战事的不断恶化,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小城谷城也不能幸免。

    日寇未至,民贼先起。

    军阀、帮派以支援前方抗战为名,趁机强征百姓稻米,百姓匮藏的口粮很快被劫掠一空。不少人为有一口饭吃,纷纷前往江南最后的一块世外桃源——林楠镇。

    常言道,“谷城一个城,不及林楠半个镇”。

    距谷城三十公里的林楠镇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由于蚕丝实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林楠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的核心。

    林楠由此一跃成为江南雄镇,富豪多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或许是因为林楠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或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或许是此处一直“藏龙卧虎”。

    尽管战争的势头愈演愈烈,但偏安一方的小镇并没有受到战事的多大影响,不断涌入的难民更没有引起小镇的一丝波澜,依然与世隔绝般的一派安宁祥和。看最快章节就上 鄉 村 小 說 網 xiāng cūn xiǎo shuō.cóm

    “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

    一条碧绿见底的河道穿镇而过,镇上的百姓皆依河而居,白墙黑瓦的房子伸出长长的屋檐,房子门前的精致雕花石岸斑驳稳重,以及沿河而建一眼望不到头的木雕长廊,都是这座精致秀气的江南古镇特有的韵味。

    对于林楠镇的百姓而言,就仿佛日日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天堂一般,悠悠绿水绕人家,青板跫音悠绵长。

    那一座座静卧碧波之上的石桥,一条条四通八达沉淀着时光的弄堂,一户户白墙黑瓦下的安逸人家……

    白露刚过,秋风席卷着树梢上纷扰的落叶胡乱地飘着,气温也由温热猛然间掉进了江南秋天的潮冷。

    不过,虽秋日温降,可林楠镇上却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探出脑袋,拍着手站在门前,红光满面地向门外的河道张望。

    父亲带着我,沿着河道旁的木雕长廊一路往南。

    “这么早就去‘蒋氏梯号了吗?”

    “对,蒋家发了请帖今天游园,迟到不得。看最快章节就上 鄉 村 小 說 網 xiāng cūn xiǎo shuō.cóm”

    “嗯!”

    “文舜,一会到了蒋家别忘了爹跟你说的。”

    我点点头。

    与我们同路的还有一对母子,母亲化着浓妆,儿子身材魁梧,估计也是和我们一样去参加游园的。不过与我们不同的是,这对母子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33.第二卷 第三十二章 陆文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