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言灵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爹,‘言灵偈是什么?”
陶长卿凝视远方沉默不语。百度搜索xiāng cūn xiǎo shuō.cóm那张精致完美的侧脸轮廓浅映在些许光亮中,他身上穿着的衬衫原本被汗水浸透泛出斑驳的水印,早已被风给吹干。
“言灵偈?世上哪有这种东西啊,你别听那老妖婆胡说八道,哈哈……”我说笑着试图缓和现在的焦灼的局面,但我的笑声此刻听起来却比猫老太婆的哭声还刺耳。
言灵偈这东西并不为众人所知,可我确实听讲《神涯木道》的说书先生说到过,这言灵偈可是一道狠毒的诅咒。
“爹,你快说啊!”菁菁催促道。
“哗啦啦”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陶长卿的脸比那闪电还要苍白。
“我听师父曾经说过,‘言灵偈是世间最刻毒的诅咒,当时我以为师父只是编个咒语出来吓唬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徒弟,想不到,居然真的有这种东西……”
闪电过后,头顶上的天空越发黑暗。
然而远方,那紫光又沿着绵长的天际线逐渐放亮,就仿佛天空的尽头是一只正等待着张开巨口的兽。
三宝傻愣愣地站着,他的眼泪翻涌在眼眶边缘,恐惧混合着不安,稚嫩的面容失去了血色。对于三宝来说,这个下午经历的一切已经完全颠覆了他原来的世界观。他见识到了原本只存在于传说故事中的事物,荫尸、猫又、猫老太婆,还有传奇人物刘伯温……陶长卿矫捷的身手以及那根略泛金光的龙脊棍,也让三宝认定了陶长卿便是从天而降收妖伏魔的神仙。
他的内心必然是凌乱的,因为这些原本不可能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东西,他今天终于见识到了,他也会认定这世间奇人异事的远比他心中所想到的要多得多。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接受并且相信这样的怪事是需要不仅是时间这么简单,一如我在前不久,历经森罗洞、赖猫子、托梦、还魂等等匪夷所思的事件。百度搜索(乡\村\小\说\网 )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三宝的内心现在一定是复杂的,可这一步必须跨过去,毕竟这世界上有太多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东西,而这些却又确确实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正像我爹曾说过的,所有的传说都是真的。
“陶伯伯?这些都是骗小孩子的话对吧!”我故意这么问,希望他能明白我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家为这么一个所谓的绝世诅咒而为我操心。
陶长卿愣愣地看着我,欲言又止,又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站在三宝身边的陶菁菁,局促地掰着手指头,眼中含泪,父亲的迟疑使得菁菁愈发害怕。
许久,陶长卿吐出了两个字:“呵呵。”
说书先生提及《神涯木道》时语焉不详,出于兴趣,我特意去林楠镇的藏书楼查找过此书。可惜,这本书年代久远,鲜有人翻阅,而且又不是那种值得珍藏的善本,所以即便在藏书楼那样的地方,那样一本残破不堪的古书,基本上只会落得积压在角落里积灰尘的下场。
也正因为它不是什么珍贵的古籍,我找到这本书时,它十页中已经缺了七页,就连封面——除了书名还依稀可辨——都已经折旧不堪,包括作者、出版的年代,一律被磨损殆尽。要不是被说书先生念叨此书时那种神秘的噱头劲吸引,打死我也不会去翻看这种破东西。
信手翻了几页,里面记载的无非也只是些奇门异术的修习法门和妖魔怪物的图谱,另外就是一些零零碎碎不成体系的谶语、咒语,而“言灵偈”恰好在这一部分,而且这个词条并没有破坏,可惜不曾记载破解之法。
《神涯木道》,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反倒更像是东拼西凑起来的笔记,不过从残存的页码推测,我手中的恐怕只是此书其中的一卷,到底是哪一卷或者这部书一共有几卷,至今依然不得而知。看最快章节就上(乡\村\小\说\网 )那本残卷我粗粗浏览过一遍,就将其放回原处,再也没有翻开过。
我记得书中所言,这所谓的“言灵偈”,顾名思义,“偈”原是梵语中“颂”的意思,即佛经中的唱词,言灵偈便是施术者将其所说之言转为咒术之后,将此咒印刻在被施术者的身上。它实际上是一种精巧的诅咒,为何说它精巧?因为这咒法的用处可好可坏,然好不至极,坏不至殁。
“言灵偈”虽不能直接使得被施术者致死,但是就像猫老太说的那样:心生羁绊之人,皆命途多舛;血脉至亲,将历天劫,致死苦难轮回!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这样的“言灵偈”无疑是最令人齿寒的,因为它所咒的已然是人这一辈子最恐惧、最不愿看到的东西。被施术者不会死去——死亡在“言灵偈”面前,显得太过平庸与仁慈——他只能看着至亲至爱受诅咒所困,或是离开或是死亡,被施术者将用一生去印证、去见证这样残酷的诅咒,将死之际必孤独一人,郁郁寡欢,不得圆满。
而
122.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 言灵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