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涯木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4.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伯温(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喂……喂……前辈……我还……”我冲着声音远去的方向喊着,我们身上的“言灵偈”还指望他能破解呢。看最快章节就上 鄉 村 小 說 網 xiāng cūn xiǎo shuō.cóm

    “你喂喂喊个什么啊?大呼小叫的,吵不吵啊!”菁菁和陶长卿从亭子里走了出来。

    “你们都醒了啊?”我搭着菁菁的额头,“刘伯温果然厉害!”

    “把你的咸猪手拿开,本小姐正做着美梦,倒被你鬼哭狼嚎地叫醒了!”菁菁撅着嘴巴气鼓鼓地说。

    “菁菁!你又任性了,你不知道刚才多危险嘛!”陶长卿说。

    “陶伯伯,三宝和那个‘傻子怎么还不从亭子里出来?他们还没醒吗?”

    “嗯,可能三宝年纪太小,那个人身子太弱,我们唤了他们几遍,还没醒。”

    “什么!”我跑到亭子里,看到他们两人正趴在亭中的石桌上,鼾声如雷。我搭了搭两人的脉搏,“空镜”已经被刘伯温破了,此刻他们是正常地睡眠了。

    “文舜,你真的见到那个刘伯温了?”陶长卿和菁菁也走了进来,坐在了亭子里的小石凳上。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刘伯温……”于是,我把刚看到的“刘伯温”的相貌和与他的对话跟陶长卿说了一遍。

    “此人必是刘伯温无疑了……”陶长卿沉吟道。

    “怎么会这么年轻!他应该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了啊!”我好奇地问道。

    “呵呵,修仙之士,怎可以常理度之啊……”陶长卿长叹一声。百度搜索(乡\村\小\说\网 )

    “你们在说些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那个刘伯温很厉害吗?猫老太婆一听他的声音就吓跑了!”菁菁好奇地问着,眼中充满了艳羡仰慕之情。

    陶长卿看了看天色,道:“天泛紫气,果然有高人,只是想不到这高人却是刘基,刘伯温。现在外面风起云涌、惊涛拍岸,我们一时下不得山去,这两人一时半会儿也醒转不来,不如趁这当口,我给你讲讲刘伯温的事吧。免得你这个不知那个不知,给我丢人现眼!”

    “爹!女子无才便是德嘛!”菁菁钻在她爹怀里撒娇道,宛如一只柔软的小猫。

    “胡说!这种话你倒是记得牢,大清国亡了这么多年了,你两个哥哥都去英吉利留学了两年,我陶家的千金小姐居然不读书,说出去别人都不信!唉,只怪我教女无方,平日太骄纵你了!”

    原来,陶伯伯还有两个儿子在英国留学,这我倒未曾知晓。

    “爹……”

    “菁菁,你可知那刘基为何叫刘伯温嘛……”陶长卿拍着菁菁的背道,“传说,刘基小时候就很爱读书,每次读完书后都要温习百变。‘伯就是‘百的谐音,所以,久而久之就叫伯温了……”

    “咦……爹,你要叫我读书,也不用编这种小孩都不相信的故事啊!”

    “哈哈哈,那也是民间流传而已,故事是真是假倒是其次,但道理是对的。”说完,陶长卿看着我说,“文舜,听你爹说,你自小就喜欢去镇上的小茶馆听说书先生说书,你可知这刘伯温何许人也?”

    “知道!陶伯伯考我呐!”一提说书,我便来了精神,说到读书,我正儿八经的书读的不多,就喜欢看些奇异怪志的杂书,还有就是听说先生讲书,这是我厉害的最爱,一听陶长卿问到刘伯温,我便清了清喉咙,学着说书先生的模样,说了起来。百度搜索(乡\村\小\说\网 )

    “刘基,字伯温,浙**田县南田乡人,自幼聪捷,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得进士,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之一。据《明史》记载,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刘伯温自小便酷爱读书,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快乐而不倦之事。刚刚陶伯伯讲的小故事,在民间确实流传甚广。

    “传说中,刘伯温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一个军事家、文学家、易学家、天文学家,而且还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风水堪舆,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可刘伯温的能耐比诸葛亮大多了,你看诸葛亮只帮刘备夺得了三分天下,刘伯温可是为朱元璋愣是打下了整片江山。所以刘伯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他可是一个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

124.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伯温(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