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山穷水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铭拿起桌上的稿纸依序查看,首张示意了集烘干、脱壳、选粒为一体的脚踏轮动剥皮箱,次页可见许多大大小小的桶缸与弯弯曲曲的管状结构互相连接,似乎用来酿造萃取某种液体,反面则为巨型凹槽、吊车以及锤柱的组合。
草草翻阅,其余数张纸上还画了风能磨坊,飞行播种机,防爆高压沼池,多功能立体孵化培育室,高山自动上泵控温水塔,二百七十度自由旋转伸缩可灵活固定爬架等复杂结构的装置,设计图样旁列有许多意味不明的公式与数字。
由此,他大致判断出,这里原先是用来制作某些农业用具的工坊,从图稿的精密严谨程度以及村外荒废农田的面积来看,石牛村貌似并非一个科技十分落后的地方。
“石牛村的村民为何要集体离开?周边环境挺好的呀,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还有,瞧瞧这些,”他将手中的图纸递给南华,“真没想到,人也能干,心灵手巧的,可以想办法弄出工具来便利自己,生活应该不是很坏吧。”
南华点头:“这里曾经的确是个生活安稳,自给自足的小村庄,可惜离城市太远,出去交流也不方便。一开始,部分人到远方闯荡,发现外面机会多多,便回来广邀同道,一起打拼,互相鼓励,共建共享。”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赴外学习工作。而且不知为何,在村庄与城市之间,他们决定选择后者安家落户,娶妻生子,逢年过节才来走亲访友。”
“总之,失意落魄回村者寥寥,大多选择举家搬迁,扎了根便不再回来,更别提某些混出名堂的主户了。”
小吾没好气地插嘴:“那些冷血可恨的人啊,压根就没想着衣锦还乡,建设祖地。”
南华用眼神制止住小吾的抱怨,继续道:“寅吃卯粮久了,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慢慢的,村里净剩下些老弱病残,失去活力与生机,不再更新换代,村里传出的消息越来越少,某日突然断了,便永远销声匿迹了。最后,就是你所见的这副景象,空留荒村,任由风霜雨雪侵蚀败落。”
石铭微微颔首,缄默不言,掂掂保温杯中剩余的温水,咕噜咕噜地喝干。
石牛村命运平淡,结局普通,虽然没有听闻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直面这段由盛入衰的真实历史,还是令人不由地心生感概。
看着眼下满地废弃的工具,可以想象出工坊昔日从辉煌到落幕的过程:房间中央炉火正旺,热气蒸腾,工匠带着学徒忙碌设计制作各种器具,农民认真学习使用方法,大家互相交流讨论,其乐融融。后来客流量渐少,变得门可罗雀,入不敷出,火烬灰冷。灰心丧气的店主不得不关门大吉,卷铺盖走人,另谋生处。
“或许,这就是沧海桑田吧。”石铭叹道。
.
“……我是记者思琪美,以上就是来自孤心森林‘高山良田蔬果园的一线报道。”摄像小哥手比ok姿势之后,身穿干练服装,精神抖擞的思女士松了口气,赶快躲到路边树荫下遮阳休息。
看见搭档倚靠树干,筋疲力尽的模样,摄像小哥擦了擦鼻头上的汗珠,提议道:“新闻都拍完了,我们上车休息吧,差不多该打道回府了。”
“回什么回,”思记者立刻否决,拿着小手稿不停给自己扇风,“石不惑可还没走呢。”
“妹妹,你就死心吧。从公馆到瀑布,再到这水坝栽培园,咱们跟了一天了,有落着啥好处吗?”他看看手机,撇撇嘴,“要是在办公室,这个钟头都快要好下班回家了。”
“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死心眼的思记者,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她想了想,还是不服气,又往蔬果园里石不惑的方向冲去,摄像拦也拦不住,只好放她一个人去。
石总正与蔬果园的工作人员互动,向普通劳动者了解情况,为来宾简单介绍,接受其他媒体记者的采访,气氛很是热烈。思记者自觉插不上话,也不合适介入,暗暗躲在稍远处的一棵苹果树后观察。
&n
第二十八章 山穷水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