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京中局势依旧紧张,前朝的事我还操心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关心这个!”十三岁的少女略长开了些,一身正红色的水袖罗裙衬地少女身量高挑,头发整齐地挽好别在脑后,只在头上戴了一只精美的凤冠,只凤头嘴里连着一根金链子,吊了一颗珍珠在额前。萧瑾瑜的眼睛生的极好,介于萧贤的凤眸和顾皇后的杏眼之间,微微瞪大便是娇俏可人疼的少女,略略一眯,便令人感叹皇家的威仪。
“如何不急?你如今虽处理了许多朝堂之事,可朝臣们不知道啊!如今受人追捧的是你的几位兄长!”陆守安恨铁不成钢:“也不知你如何想的!办了许多大事却不肯让人宣扬。”
“祁昌,我只问你,三年前的事,如今想起来可骇人听闻的紧?”萧瑾瑜低下头,额间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晃动,陆守安紧紧盯了半晌,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初的腥风血雨来。
那时齐王谋逆案刚刚事毕,京中牵连者众,刑部大牢一时间人满为患,新任的刑部尚书昼夜加班,当时还是太子的圣人见状,收拾出了先朝的太尉寺,复名大理寺,又立了刑部侍郎郭延正为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见自己被分了权,这才着急地配合太子,审理了一众人。
改革官制倒是没太大的阻力,毕竟历史上换职称的皇帝多的是,只不过圣人这下换得大了些而已,照例有那么一两个反对的声音,但是旨意下了,太常寺等办公地点的匾额都让圣人给换了,不得已众人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最终让鲁王串联起的大半权贵反对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今的兵部侍郎的就任。此人说来家世颇为显贵,姓子,名鉴,如今将不到四十岁,正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的年岁。况且此人出身也颇高,是殷商血脉最为纯正的后嗣,况且在边境带兵,战功赫赫。于情于理一个兵部侍郎人家确实当得。可麻烦就在于他是沈老将军带出来的兵,甚至是沈老将军很为倚重的都尉,恰好沈老将军卷入了谋逆案……
萧贤确实很欣赏子鉴,又恰巧想试验萧瑾瑜的考校法子,所以招了三五个都尉来京御前奏对。奏对结束发现还是子鉴最合适,可是沈老将军又是个麻烦……最后顾文翰给了个法子,说白了沈老将军不过是齐王的外祖家,又一直在边关效力,齐王谋逆的时候沈将军还在边关苦苦守境呢,去哪里知情?况且老将军是陪着太祖打天下的,如今七十多岁快八十岁了,人家还是入忠良祠,载入史册的老臣,快快召回荣养起来就够了。这沈老将军不牵扯进去,子都尉就不算是同谋了吧?
听了这个法子,陆守安都忍不住称绝,不愧是官场的老油子。沈家一众老少没了官职,再也不挡权贵半点路子,硬逼着人家满门忠烈去死?人家是和太祖打天下的,战功赫赫,边境几十年人家给你守着,再者都七老八十的了,活能活多久?召回来封了国公好好供着就完事了,还能得一个宽厚仁善的名声。不管那些文人雅士怎么引经据典的说沈国公该死,就只一条,沈国公战功赫赫,虽有不察之罪,可也不能寒了老臣的心吧!更何况只要沈国公不扯进去,他手下的兵就没事,沈国公手下可是好几家权贵的子侄,那些权贵一看自家能保下苗子,如何不支持圣人?
可是这些权贵保下了人,另一波想要顶替他们的权贵不乐意了。恰好鲁王又起了个苗子,可大部分人又不是傻子,萧贤可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这事儿办的又笼络了一批老臣,只有一波想拼一把,混一个“从龙之功”的破落勋贵们响应。最后好了,萧贤又借口把京中的权贵们理了一遍,如今京都里端的一片欣欣向荣,忠心耿耿之态。
此事一了,老皇帝看着儿子撑得住场子,能守得住江山,心中放松,这一放松,病情就更重了。他这一病重,快养好了的皇后一阵哀思,又病了。可怜了顾氏,本身身子又不好,还要伺候婆婆,虽然也没大用得上她帮手,可是态度也得做足了啊!无法,顾氏只得叫来了自己的女儿守着,母女二人轮换着来,到底是好了许多。。
就算活着的人再怎么努力,天命也是难为的。兴平七年冬,圣人与皇后双双崩逝,萧贤登基,改年号为天宝,下旨国丧两年,天下皆不许嫁娶饮宴,大肆作乐。
第三十二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