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市面反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听到有生意可做,报童立刻拍马赶到,这也算是自己没白吆喝,喊了一炷香的工夫,卖出去三份报纸。 “嗯,来两份!不,三份!” 考虑到自己家里的情况,中年人又打算追加采购数量。 “范兄,这是何意?” 他的朋友就很是不解,一个人看一份不是足够了么,买那么多有什么用。 “回家之后,某妻妾要看,儿子也要看,最好人手一份才算妥当!” 中年人有自己的逻辑,而且说起来也很是在理,应该每人一份圣旨才好。 “哦!言之有理!给某来四份,不,五份,不,六……算了干脆来十份吧,家父与岳丈均要看!” 冯胖子听了对方的解释,稍加思索便认同起来,就卖一份回家,只怕家人为了看报,都会将报纸撕成几片。 “哎?这不是范兄和冯兄么?你们这是……” 这是从对面走来两人,都是这条街上的小老板,说是起来吃早点,其实大家早就约定每天早上互通有无,省得市面上有了风声,自己还蒙在鼓里。 对于商贾来说,世间什么都可以吃,只要能赚到足够的钱,连牛粪都能下咽,可唯独这亏是万万吃不得的,更不能连续吃,有了小道消息,就可以减少吃亏的几率。 “好好!在下也买上几份!” 等先一步卖报的两人解释完事之后,后来的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掏钱了,对他们来说,官府里没有可靠的内线,想获得来自朝廷的消息,最便宜的办法就是买报纸。 四个人先是各自回家,将报纸送到家中,然后才按照约定去酒楼吃早点,顺便探探风声,商议一番报纸上所印的内容。 “这是……” 他们刚迈过门槛,就见到正前方有数人在跪地磕头,跪拜的目标好像是张饭桌,真是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从来也没见过如此滑稽之举。 “施礼完毕!” 旁边还有伙计在喊话,跪拜的人这才起身抖擞衣袖,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之后才落座开始吃饭。 冯胖子急忙招呼过来伙计,一问才知道,因为报纸上有圣旨,所以他们才认为要磕头,酒楼的掌柜和伙计都磕完头了,才敢正式营业。 酒楼里也是有报纸贩售,价格依然是十文钱,并没有加价,凡是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士,不管岁数几何,每人都会至少买一份,磕头也就不鲜见了。 于是由中年人带头,几个人占了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摆好印有圣旨的报纸,也跟着跪地磕头,有掌柜和伙计作为证人,旁人就没有闲话可说了。 “听说太子监国之后,商税要从三十税一变成三税一,不得了啊!” “可不是嘛,翻了整整十倍啊!” “还说呢!在下有个茶商朋友,因为偷逃税款,被责令补缴过往五十年的税费,人还被厂卫给扣了!” “……之后如何?” “前日其家眷与其他茶商家眷一并请愿,结果都被抓进去了,说是要发配到山栋挖矿!” “呜呼哀哉!如此一来,我等岂不是再无容身之地了?” “太子说要厂卫追查城内偷逃税款之商户!” “怪不得城门紧闭,严令出入,门口还有大量士卒在仔细盘查!” 这些都是邻桌小声嘀咕的内容,被这桌的四个人听得清清楚楚,虽然他们不是茶商,可也是商户,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届时都要面临补缴税款与去山栋挖矿的抉择。 话说回来,太子将商税翻了十倍,就等于在从商贾身上割肉了,纳税三成其实也是有了可图的,只不过大家不想将丰厚的利润让与朝廷。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在这个问题面前,很多商贾都无法做出正确选择。 这桌的四个人对此也是一筹莫展,一次缴纳数千两乃至上万两银子,真是非常不舍啊。 “找到了!在六版!是两成!两成啊!” 忽然远处的一桌叫喊起来,大家都顺着他的话音翻看起来,六版是关于税费的内容。 太子命令全国商贾都要缴纳两成税费,虽然还是远远高于原来的水准,可也比流言低了一成。 对各桌的商贾来说,这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点补偿吧,两成税费起码比三成要好很多,这意味着商家对于所赚的利润还是能占大头的,只要成本不会高于六成便可。 与之对应的则是举报做假账之人将会得到被举报者一成的家产,对于这个激烈措施,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嘴却闭的死死的。 现在满大街都是巡逻的厂卫,保不齐也有混进茶馆、酒楼里的眼线,若是被他们听去,全家老小就不用等着补缴税款了,因为都被抄家灭门了。 “蝗虫营养丰富!” “此虫竟然可食?” “然也!某小时候吃过烤熟的,的确甚香!” “兄台食后可感觉身躯有恙?” “呃……貌似有恙!” “哦?何处有恙?” “似乎跳的比以前远了!” “哈哈哈哈……” 朝廷政令,大家是决计不敢妄加评论的,不过说到吃蝗虫,那就无所顾忌了,可以集思广益,信口开河了。 开始是一桌在那插科打诨,追忆童年往事,到后来就变成了一群人在开茶话会了,多数人吃过烤的,没几个人吃过油炸的。 对于太子责令一斤五钱的蝗虫收购方案,大家也是交头接耳,有的认为此为利国利民之举,有的则认为收购价定得偏高了。 看得快的家伙已经读完了“骑驴老者”所写的奇葩镜花缘,对于里面的主角要在一七天之内花光一万贯钱,也就是一万两银子的事情有很大分歧。 一撮人认为此事可以实现,另外的一撮则认为决计办不到,这主要是源于有前提条件的。 由于报纸是每日一期,所以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看下集,作者该如何自圆其说。 有的人更是跟掌柜的打过招呼,一定要为自己预留一份,连定金都事先付过了。 “……对着报纸磕头?” 探子们得到的消息传到东宫,幺鸡听到外面们的反应,顿感不明觉厉。 这要是因为上香供起来而引发了火灾,本宫可是不会给你家建一座新房子的。第201章 市面反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