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节 和谈上演全武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女王的浴巾都能给倒蹬到大清来的各国奸商,根本就不会把这条款放在心上。别看扭头和德国佬相谈甚欢的窦纳乐老兄似乎把“武器禁运”的调门唱的很高,还四年内不得引进军火生产线,其实昨晚上就在酒桌上卖给我一批俘获自毅军的格林快炮,甚至暗示我孟买的兵工厂最近要更新设备,看看我是否有淘点洋垃圾的兴致。在又多掏了五千英镑后,下个月一条报关单上标明为英国纯碱生产设备的雷*汞和苦味酸合成线就会在石臼所上岸,运往兖州府。禁运只能捆住那些内陆省份的手脚,相信两广、两江和山东的军火贸易说不定更加红火呢,毕竟联军在京城拿着十多万清军和几十万拳民当靶子,实实在在的展示了一番新式枪炮的威力,这种家门口的活广告比什么都要说服力,那些有点小心思的一方督抚还有稍具规模的土豪劣绅们在更新武备方面远比朝廷有魄力。

    其后的开使馆、沿线驻兵、废弃大沽炮台等等条款也都是双方心知肚明的共识了,所以一番程序性的讨价还价后,也都基本上是按照后世的条款签订的。

    至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我认为这一条恐怕未必是洋大人们的本意,更多的是洋务派们的夙愿,不如此总理衙门就会成为保守势力全力排斥的标靶,成立列入六部的外务部,将洋务派的特设机构变成了大清中央政府的正式常设机构,此举的意义恐怕不是现在这帮联军能想得通透的,当然随便换一个后世的副科级干部就能一眼看穿其中的奥秘,毕竟总理衙门是个办事的机构,要编制没编制,要品级没品级,其重要性完全有赖于洋人逼迫大清国的松紧程度,如果洋人一段时间不闹摩擦,总理衙门的重要性就会直线下降,聊胜于无;如果朝廷上下对总理衙门倍加关注,那就意味着洋鬼子要找麻烦了,总理衙门的地位上去了,但是成为朝廷替罪羊或者出气筒的可能性也就同步上升,弄得总理衙门的官员如同卖炭翁一般矛盾“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条款的规定让总理衙门一跃成了六部之首,就好比原来的一个如同“纠风办”“治污办”这类随时可能被撤销的临时机构一下子成了发改委、财政厅这样的实权加肥缺的头等常设机构。本来就是洋务窝点的总理衙门中十有八*九都是洋务派的官员,所以这一条款最为得利的恐怕就数洋务派的这帮官僚们了,要说这条跟他们无关,呵呵,你信么?没见到刚刚还一副棺材脸的李中堂枯瘦的面容上居然浮现了一丝笑意,典型的奸计得逞的嘴脸。

    作为少数不割地的条约之一,我之所以能知道《辛丑条约》,最要命的就是他那四亿五千万两的赔款金额和作为担

第八十五节 和谈上演全武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