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 勤工俭学有英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
“鹤卿,鹤卿。”一个清瘦的青年举着一份报纸冲上了小楼,在楼梯的拐角处差一点和吴宸轩撞个满怀。
“远慧,看你这毛手毛脚的,如何可以成就大事?”蔡元培和此人似乎很是熟悉,如同兄长一般对这个满头大汗的长衫下摆别在裤带里的青年说道。“正好,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昨日你还谈起的那个东方诺贝尔,山东商会的吴宸轩吴先生。”
“这位是我的一位小兄弟,和宸轩先生五百年前是一家。他叫吴运程,字远慧,也是和我一起发起中国教育会的理事之一。”
“原来是远慧先生,在下吴宸轩,久仰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吴宸轩当然知道这位后世革命党的重臣之一,如果算上蔡元培的话,这个小小的楼梯间里已经站着革命党四大元老中的两位,还真是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
“哪里哪里。”这位吴运程还很稚嫩,远远不是后世常凯申的忠实拥趸,中华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时候的风采,突然想起手里的报纸,赶紧停止了寒暄,“对了,泰岩先生的新报出来了,鹤卿你快看看,泰岩先生的笔触何等犀利,革命之声真是振聋发聩。”
吴宸轩也好奇的凑近蔡元培和吴运程,三个脑袋挤在一起,看着这份散发着墨香的《苏报》。原来正是《苏报》五月初六日起,实行“大改良”的第一版。头版上就是改版的序言:“本报发行之趣意,谅为阅者诸公所谬许。今后特于发*论精当、时议绝要之处,夹印二号字样,以发明本报之特色,而冀速感阅者之神经。”
除了首列上述“本报大改革”的序言。就是论说《康有为》,文字如是:“要之康有为者,开中国维新之幕,其功不可没。而近年之顷,则康有为于中国之前途绝无影响。”但“今日之新社会已少康有为立锥之地”。“而天下大势之所趋,其必经过一趟之革命,殆为中国前途万无可逃之例”。
看着两人啧啧赞叹的表情,吴宸轩心里明白这些革命者此刻尚不知到这几篇文
第一百三十节 勤工俭学有英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