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节 总参谋部的密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名见习军官,保密原则还是要遵守的。陈子英看着下面德军的参谋们一个个的在整理笔记,心里话说,吴大山长给总结的这些还是我们自己掌握的好,德国人学到的这点皮毛就够给法国人添堵的了。
这七大原则是:
(1)应以舒适合用为准,尽量小一些,以尽可能避免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
(2)宽度应足以使人员坐在踏跺上时能容纳双肩(约二英尺)。
(3)深度应足以使人员站在踏跺上能有效地射击或操作其武器,但不得浅于四英尺。
(4)在坑底一端挖掘具有一定深度的排水沟,宽度以能容纳人员站立为限(这样人员就有足够的空间舒适地坐下),并能排除雨水。在排水沟的底部应挖掘一管状防手榴*弹槽,其位置一般在踏跺之下成三十度角斜伸入地下。散兵坑的底部应成漏斗状向防手榴*弹槽倾斜。这样,当手榴*弹投入散兵坑时,人员即可将手榴*弹踢入防手榴*弹槽,使手榴*弹爆炸后产生的破片不至于杀伤散兵坑内的人员。
(5)从散兵坑内挖出来的泥土应放在周围,并筑成胸墙,但应留出供人员射击时放置臂肘的足够宽度。堆放的泥土不宜太厚,并且加以夯实。胸墙厚度至少三英尺,以保护人员免遭敌轻武器火力杀伤。用散兵坑内挖出的泥土构筑环形胸墙时,胸墙高度约为六英寸。
(6)如用草皮或表土伪装胸墙,应在开始构筑散兵坑之前铲去十平方英尺范围的表土,堆放在—边备用。在散兵坑挖好之后,再将表土覆盖在新挖出的泥土之上,使散兵坑的外貌与周围的地面一样。
(7)在大部分具有不同土质的地区内,恰当构筑的散兵坑能可靠地保护人员,避免坦克从任何方向进行直接辗压,伤害散兵坑内的人员。当坦克直接辗压散兵坑时,人员应蹲伏在坑内,其头部与地面之间应有两英尺的距离。
陈子英看着德国参谋们都记录完毕了,示意军士翻页,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为了方便部队快速挖掘散兵坑而开发的工兵铲。
“下面我们继续介绍,我军装备的工兵铲。军用工兵铲的诞生可以说是生存的需要,我军战士们发现普通的铁铲木柄太长,不易携带,又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将木柄锯短。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流传开,我军后勤部又根据很多老兵的建议和实地观
第二百二十七节 总参谋部的密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