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节 初次提案论出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面,而把其余的八个师都增加在左翼方面。看似四平八稳的布置才是德国人的噩梦,因为施里芬计划的精髓就是极为不平衡的左右翼配置,利用回旋式的打法由左翼的虚弱来诱敌深入,强大锋利的右翼像是死神的镰刀刺破对方的防线,然后迂回歼灭法军主力,一定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可惜的是小毛奇却把这种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策略变成了几个德军军团一拥而上抢地盘的游戏,虽然军功一大把,但是最宝贵的时间已经浪费了,清醒过来的法国人用堑壕和火炮让德军不得不跟自己拼消耗。如果是卑斯麦在世,这时候或许就在趁胜求和了,如果是老毛奇或许会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某个点进行一次有一次连贯的短促突击打开局面,如果是施里芬一定已经放开左翼的防线,引诱对方进攻,然后玩迂回玩的不亦乐乎。可惜优柔寡断的小毛奇只是像一个三流军校的讲师一样,把兵力分布的滴水不漏,却独独没有弄险求胜的决心。其实如果小毛奇是个美国将领或许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可惜他的祖国没有那么好命,这种求稳的心态才是致命的根苗。

    于是是年8月英法军队在边境之战失败后,为了摆脱德军,于9月4日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德军第1、第2集团军在追击过程中,由于对法军的兵力部署判断错误,偏离了原定进攻方向,使右翼受到了威胁。此后,德军为迂回包围法军,统帅部决定以其右翼两个集团军(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正面展开防御,以3个集团军(第3、第4、第5集团军)向南和东南方向继续进攻,包围凡尔登以南地区的法军。9月5~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法国第3、第4、第5、第6、第9集团军和英国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反攻的主要方向是德军右翼。在主要方向上,英法军队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一倍(英法使用4个集团军,35.5个步兵师、8.5个骑兵师;德军只有2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总攻发起后,法国第6集团军袭击了德军第1集团军的右翼和后方,德军第1集团军被迫从正面调两个军进行还击,于是,在第1集团军和k.w.p.von比洛率领的第2集团军之间形成了一条空隙地带。因此,英国集团军和法国第5集团军乘机进入这一空隙地带。比洛令其部队撤退,迫使第1集团军也随同后撤。此时,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对部队已失去控制,不得不令各集团军撤至苏瓦松凡尔登一线坚守。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公里的地带上,向

第三百二十七节 初次提案论出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