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节 宗方推断寺内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势崛起,中国现在已经是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了,毕竟宗方再有眼光,也无法和掌控作弊基地、逆天改命的吴宸轩吴大官人相提并论。

    在《对华迩言》中,宗方小太郎更为具体地指出,日本必须联合中国才能对抗西方,但中日之间“若无大战,则不能大和;大战而大胜之,中国始知日本之实力之不可敌,方可收协同之效”,因此,必须先“以势力压制、威服中国”,“煦煦之仁、孑孑之义,非所以驭中国人之道”。因此,他建议当时节节胜利的日本军方,“必须排除万难,攻陷敌人之都城北京”,再“进扼长江之咽喉,攻占江淮重地,断绝南北交通,使敌国陷于至困至穷、万无办法之地,使敌国政府和人民知晓真正之失败,而后达到我之目的。”为此,他提出了九项具体压制中国的措施,成为日后《马关条约》的蓝本之一。

    宗方建言道,铁血政策之后就该实行怀柔,要在占领地以“公道至诚、待民如子”之心来施行大道,以扫除中国政治的“宿弊伏毒”,消除中国人对日本的“仇雠之念”,“使两国人心和合融释,有如一家。”他因此呼吁日本当局要重视这一“责任至重”的问题,选好用好占领地的民政官。

    实际上后来的抗日战争就是按照宗方小太郎的思路展开的,日军首先期望攻陷首都南京来震慑中国求和,没有达到目的就扩大战争控制中国的华东、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重镇,企图用经济绞杀来逼迫中国*政府慢慢萎缩,虽然抗战最终的结果是日本的崩溃,但是宗方的以战促和,以战养战的思想还是得以贯彻。

    此刻他通过对川岛浪速的参谋本部中国情报局和黑龙会的支那分部提供的信息,经过他将近半年的细致分析和大胆推测,得出了一个令他自己都难以置信的结论。收复青岛、出兵欧战、剿灭革命党、光复西南、大军进藏,乃至最近的反腐肃贪,这一切看似是各自**的决策,但是一系列行动下来却都是在为那位吴大总长积攒人望。现在的中国说起来是南京政府为正朔,但是黎元隆的总统令离开长江路就成了废纸一张,而中国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头百姓,谁不知道那位新华党的党首、国防部总长吴宸轩才是这个国家的首脑。

    想想

第三百六十六节 宗方推断寺内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