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节 红色革命的余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俄国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优秀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了巴甫洛夫、齐奥尔科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人。没有人知道的是,这次撤侨行动还得到了弗朗索瓦和农工党的配合,除了大批的人员撤退之外,还有一千七百吨的货物被转移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了240吨沙皇皇家和俄国政府的黄金储备还有大批的流落俄国的中国文物。

    “世界的希望在东方。”这是时代周刊在1918年3月的期刊上开篇的一句话,因为中国*政府和远征军组织的这次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耗资巨大的人道主义拯救行动,让很多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概念的美国人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中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最先进最文明的老欧洲们在泥泞中像是野兽一样屠杀同类的时候,当我们的威尔逊总统把一船一船的美国小伙子送上西线绞肉机的时候,遥远的东方,一个距离欧洲比我们还要遥远的国度,为了拯救被暴徒威胁的生命,派出他们最精锐的士兵,向各方支付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千辛万苦的把一列车一列车的求助者从已经陷入疯狂的俄国护送出来。一个十年前还拖着猪尾巴的国度所作的一切努力仅仅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光辉,这足以让每一个自命为文明国度的列强国家羞愧不已。”

    辛辣的文字正好契合了英法美国内的反战情绪,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在欧洲、在美国迅速掀起,拒绝征兵、拒绝加班生产军火、甚至拒绝追捕那些逃兵和逃避兵役者,这些协约国家的混乱差点让西线崩溃了,如果不是英法美的联军司令部及时取消了新一轮的进攻计划,或许现在德国人已经可以唱着歌扛起枪回家过情人节了。

    “总座,我们正在监视的大学和报社对于俄国人的国内内乱没有多少反应,这是我们发现的几乎全部的有关俄国革命的宣传文件。请您过目。”统调局的调查处处长一身皮衣站在吴宸轩的办公室里。平日的稳重和辛辣都不见了踪影,如果仔细观察,他的后颈部汗水已经流成了小溪,并拢在裤缝的双手指节已经有些发白。

    吴宸轩当然没有注意他的异样,他在翻看着

第三百七十节 红色革命的余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