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

    贡比涅停战是《凡尔赛条约》签订的预演,就战争本身而言,老百姓才是战争真正的输家,他们在战争中付出最大牺牲和痛苦,仅法国就动员了七百九十万人,一百四十万殖民地人参战,取得胜利也是各国人民努力的结果(英法美中是支持前线,德国和俄国是把当权者轰下台),而不是资产阶级政府的胜利。贡比涅停战是解除德国武装,重新瓜分世界的开始,用主持停战的法国福熙当时说的,这是二十年的停战,不是和平,就像福熙在贡比涅说的,他愿意继续打下去,也许他当时希望二十年后灭亡德国,总之并没有一个列强国家把和平作为停战的根本目的。

    如果不考虑政治,一战几乎可以算得上战略战术从近代战争走向现代战争的起点。在一战的最后一百天,英军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他们开始使用步兵与坦克及空中支援来将德军赶回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j.f.c富勒和b.h.李德尔??哈特利用了堑壕战来研究一种新式战争。还有中国远征军在几次装甲运用上的范例都被德国人注意到,并且最终被发展成为了闪电战。

    德国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巨大成功显示出马奇诺防线这样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绕过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协约国军的两栖登陆中,德国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垒很轻易地就被突破了,欧洲内陆的灌木丛中的战斗要远比突破大西洋壁垒艰难。诸兵种的协同作战(包含了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使堑壕战过时了,现代战争的基础变成了拥有精良通讯装备的小规模部队。但是这并不是说战壕没有用。它还是一种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战最后一场战役,即柏林战役中,德军在一条战壕内给苏军造成了几万人的伤亡。

    虽然军事家们还要对一战研究很久,不过作为战争而言,一战已经实际上结束了。在共和国政府在吴宸轩的主持下在为了争取战后利益问题上在布置的时候,别的国家也在为此奔忙。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共和九年一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共和十年一月十三日,英、法、美、中、日、意六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这

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