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泰罗制和福特制。早在19世纪80至90年代,年轻的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罗就着手研究工厂的科学管理,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在这个理论成熟后,特别是中国的标准系企业采用的成熟的装配线和其他专业分工方式,业务外包市场的形成,以及蒙塔古—标准体系的引进,让美国工商企业中几乎每一个部门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学管理。所谓福特制,即采用装配线作业或流水线作业技术。这种技术其实是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中国标准汽车合作后从标准系学来的,由于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927年据208个公司的报告,它们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总数近1200万美元。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工作的加强,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国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盖口号,排挤欧洲国家的资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垄断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

    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这一点上美国这个移民帝国比起保守的传统帝国而言要有利的多。

    美国的繁荣虽然初见端倪,但是吴宸轩和他的幕僚们早就关注着美国的发展,而致公会等华人社团也帮助中国科学院经济部的专家们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现在这本厚达上千页的调查报告就在秘书处的内参室里,供给这些参会的人查阅参考。

    终于经过反复的辩论和查找资料,大家都一致认为,进入中等收入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风险,而中国具有的特殊条件会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许多选择。不过,所有这些选择的实现都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予以保障。这也需要中国先解决外部的威胁(日本),和内部的

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