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海原大地震时,据当时地方政府统计,房屋、窑洞倒塌达20万间之多,破坏和损坏更不计其数,掩埋了不少居民点。窑居是造成地震人员伤亡惨重的一大重要因素。

    大地震使海原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变化。在大地震前,海原地震带大多数人居住在崖窑里,由于窑洞地震时极易坍塌,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有了这次地震教训后,海原地震带上的居民大多抛弃了窑洞居住方式,选择了有一定抗震力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居住。

    海原当地的窑洞有两种:一种叫“拱窑”,是夯土墙承重,利用土坯发圈筑成的拱顶;另一种窑洞叫“崖窑”,沿山脚下的陡崖挖成。这两种窑洞的抗震性能都较差,一旦倒塌,室内人员死亡率极高,尤其是拱窑,在七度区已倒塌过半。孙怀忠记者在灾区采访了两天,对这种坍塌的窑洞屡见不鲜,他也明白正是这些造价低廉的窑洞成了震区百姓的坟场。孙怀忠对元首的访问进行了一刻钟,回到驻地他几乎一气呵成了一篇万字的长篇报道《元首震区行》

    这次采访的稿件几乎一字不易的刊登在《中华时代》杂志上,而且很快就被转载到各种媒体,同时新闻记者的大批到来让吴宸轩一行在灾区的点点滴滴都成了街头巷尾尽人皆知的新闻。

    “不哭,国防军叔叔们马上就给你送吃的来了,一会给你送饼干来,送奶粉来,一会就有。”临时救助点里,吴宸轩和长子吴泰乾两人分别在给两个刚刚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学生喂食,吴宸轩一边用自己的餐具给一个学生喂稀饭,一边还在安慰周围的孩子们。“政府会管你们的生活,也会帮你们找到父母的,你们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是一场我们民族遇到的灾难,但是你们幸存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好吗?”

    “百姓的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现在还有很多人掩埋在废墟中,时间最为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的生命。”在固原县的废墟边上,吴宸轩给已经奋战了72小时的青海内卫部队官兵讲话:“我知道大家已经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了,疲劳的很。但是我请求大家再坚持一下,废墟下面的父老乡亲正在等你们来抢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力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我相信在这一场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我的战友们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有没有信心!”

    nbsp

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