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节 卡梅隆分析报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动双边关系走向更加冲突的方向。”这位英国学者主要是分析了两方议会、政府以及媒体对包括边界谈判在内的边界问题的影响。
议会对中印边界谈判的限制,主要来自于1918年11月7日英国下议院通过的一项“印度地区地位问题”的议案。卡梅农认为英国要处理边界争端就需要修改1918年决议,这等于让张伯伦政府承认从一战后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辉煌中走向了没落,亲手揭开英国人的伤疤,必将终结这位瘸腿首相的政治生涯。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决议实际上已经失效,因为在南非问题上,英国议会曾经通过的一项议案,向当地的布尔人进行了领土和有限独立权利方面的让步。然而,按照英国宪法的规定,印度所有的领土变更必须获得英国上下两院议会的批准,英国政府本身并没有和其他国家签订条约解决印度领土争端的权利。
在中印谈判方面,英国政府的问题不仅仅是没有最终决定权,还有现任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执政基础,而处理边界争端要求两国都有强大政府,这一点上英国无疑是存在缺憾的。一战结束以来,英国虽然一直是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算得上政局稳定,但是没有一个政党能在议会占据决定性地位,加之张伯伦政府已经在欧洲德奥合并问题上失分,无疑在印度问题上退让的空间就变得狭小了,这也不利于与蒸蒸日上的中国开展边界谈判,“尽管全国上下日益意识到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收复失地——无法进行一场代价难以接受的大战——但在现阶段的英国没有政府能够做出涉及大片领土的让步,特别是这些中国侵略之下英国不得不放弃的。”张伯伦政府无力与中国达成妥协,也无法让议会和公众走向最终妥协。卡梅隆抱怨,在最近几年中国和英国关系比较积极时,(英国)没有一个首相能够或者敢于通过教育公众观点形成国内共识,抓住机会与中国进行认真的谈判,以便划定与双方实力相符的边界。在这种丧师失地的情况下,想通过谈判夺回被中国强占的印度土地几乎是妄想,偏偏通过退让来阻止中国得寸进尺的路又不是张伯伦能走的通的,于是只好拖延下去。
中印边界争端扩大化以及难以处理,英国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在英国反对派和媒体的共同作用下“受害者心理”成为英国人对华
第四百八十八节 卡梅隆分析报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