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一节 围困华沙的日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德军将领当然知道己方的优势,尤其是拥有了部分仿照中国组建的装甲师和原装的中国装甲部队现代化装备,也清楚波兰军队在装甲战力方面的弱点。但除了海因茨??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艾温尔.隆美尔等为数不多的新型战争的理论家外,德国坦克部队看似毫不费力的推进令绝大多数指挥官感到惊讶。摩托化先头部队在第一周就推进了200多公里。尽管遭遇了零星抵抗,但徒步行军的步兵也在几天内前进了65公里。

    9月14日,德军完成了对波兰首都的钳形攻势。德军谈判代表要求华沙军民不作抵抗地交出城市,但被华沙政府毫不犹豫的拒绝。8天后华沙被全面包围。华沙是波兰的首都,西邻维斯瓦河,在政治、经济、军事意义上十分重要。对于德军来说,迅速攻克华沙可以对波军士气以及抵抗意志予以沉重打击,有利于战役的速战速决。

    开战仅几天后,波兰政府和总司令部就不得不南迁,并在9月的第3周逃到了原本是盟国的罗马尼亚。鉴于德国开动战争机器,罗马尼亚为安全起见宣告中立。于是,波兰成了孤家寡人,独自抗击强大的德国国防军,且从9月17日起在东边抵抗同样强大的红军——因为地格鲁吉亚大叔来取这个西塔拉在8月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中许给自己的战利品。

    尽管波兰陆军最迟从太初十六年9月22日德国和红俄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举行胜利阅兵式后就已宣告战败,但波兰民族没有屈服。更准确地说:华沙人没有屈服。他们知道,自己将面对残忍的占领政权。他们希望,在德国进攻波兰后立刻向西塔拉德国宣战的西方强国或许还是会出兵干预。

    首都决心不屈服,但是华沙却并不是战争堡垒。这座城市没有值得一提的防御工事,且城内只有约12万军人,其中大部分是散兵游勇。但这座城市不想投降。如果投降,居民除失去自由或许还有生命外,也将失去尊严。许多人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忍辱偷生。有不同想法的人则向周边地区逃亡——尽管德国坦克前锋部队已从市郊包围了这座城市,但包围圈直到9月的第3周才真正闭合。

第五百零一节 围困华沙的日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