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节 以力破巧强攻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非和平崛起最新章节!

    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苏芬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红俄红军航空兵优势的发挥。战争开始时正赶上一场大雪,战区积雪深达1米,给红俄红军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却给擅长滑雪的芬兰军队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苏芬边境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芬境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苏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

    战争中,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展开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贝辰加)地区。

    卡累利阿地峡的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因此,这里是双方主力作战的主战场。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因此,在军事上受到双方重视。但曼纳海姆防线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红俄红军进攻不可回避的巨大障碍。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在这里中国提供给德国的数十万枚反坦克和防步兵地*雷中有三分之一的都被支援给芬兰用来加强曼纳海姆防线了,其中历史悠久的阔剑反步兵定向地*雷被安置在很多道路和开阔地带里,前面被冰雪覆盖,完全看不出位置,但是一旦俄军接近,那就是冰雪与残肢齐飞,烈焰与鲜血同色了。

    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有一条绕过拉多加湖北岸通往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接近路,但其距离较远,且在赛马湖与拉多加湖之间有一段狭长的隘路,易被守方堵塞和截断。边界中部是芬兰最狭窄的腰部地区,

第五百一十八节 以力破巧强攻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