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印度洋诸岛。整个亚洲除了土耳其、西奈半岛红俄控制的部分亚洲领土以及日本之外就都纳入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一个庞大的亚洲联盟正在形成,战争虽然也席卷了这些地方,但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而殖民军队则被抽调一空,连有效的拖延都做不到,中国控制这些地区简直太简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亚西亚在战争中的损失微乎其微。
中国控制中亚西亚,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攫取资源,如周仲辅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所说,“殖民地解放战争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确保中国对亚洲地区的战略控制;另一方面在于把重要资源地区收归我方管理和控制之下,由此扩充我方的战斗力量……”西亚地区被视为中国的石油、矿业基地,提供战争所需石油、矿物和粮食。如国防军占领巴林的油田后,扩大开采,太初二十二年生产2961万桶、太初二十三年生产3691万桶。
为方便收购物资,中国的援助团迅速恢复了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本国货币,通行与中元的捆绑汇率。例如伊朗在平乱之后就发行了200亿元货币,与中元的汇率固定为1:0.1,国防军来到后,又在当地消费70—80亿元,带来了一次战后繁荣的机遇。
中国国防军两个集团军加上半个航空队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背后依赖的可不仅仅是军队本身。中国从一战后不到十年就超过英法美,实际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靠的就是超出想象的科技发展水平、强悍的工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虽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贸易壁垒,但是经济危机也无法抵挡技术先进而性价比高的中国货,中国周边的日本和红俄都被中国在建国初期就打的没了脾气,所以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也相对稳定,厚积薄发之下,能取得这种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战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就做不到这种碾压的效果。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
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