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甚至连被空投来指挥这个方面军的崔可夫大将也不得不在隐蔽部里一面品尝美国面粉的大列巴,一面计算总投降的时间了。
红俄怎么看都是山穷水尽了,但是貌似节节胜利的德国此时也是强弩之末了。德国从一开始就两线作战,东征西讨,战功赫赫的同时也让德国经济背上了巨大的包袱。此时虽然红俄战场看似胜利在望,但是被打的退守伦敦的德军西线部队此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更可怕的是,赫斯元首突然发现自己国家的战争潜力已经是油尽灯枯了。
在战前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联合王国的人口仅为4400万,而德国为8000万。要是算上英联邦其他国家——如排名第八的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制造业能力,德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战前,为了加强对英联邦国家的控制,联合王国就是英联邦国家“唯一的兵工厂”,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用于军工方面的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本土引进。在大战爆发以后,以加拿大为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用于战时消耗。这方面是德国难以相比的,虽然它的盟国和占领区也有相当的军事工业,但这些地区的军事工业产品中,只有轻兵器、轻型装甲车辆等性能尚可。在德国迫切需要的飞机、军舰、重型火炮等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些国家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工人党上台以后,德国的军费开支简直是疯狂,太初十八年时,比同期英、美三国的总合还高出一倍!可以说,德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为战争作了大量的准备。这种状态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在1938年,按支出占可动用产品净值的百分比统计,德国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净值为16.6%,英国只有7.9%,美国仅有1.5%。也就是说,虽然德国在30年代中后期率先起跑并暂时领先,但它的后劲并不太足。毕竟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海外利益和外汇储备来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
德国军备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源于西塔拉的战略,因为西塔拉从未预期同大国集团作战,他同样没有预期打
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