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又知道,到了太初三十年,海德拉巴共和国奥德里亚大学的财务处竟然没有一台电脑——财务报表从地面一直堆到房顶,半个房子堆的都是账本。该校的国际政治系只有一台386型的电脑,还经常不工作。发一个电子邮件往往要等一两个小时,打字员用的打字机跟英国工业革命时候的差不多,工作起来响声很大:整个行政大楼都是这声音!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对印度it产业的抹黑。印度海德拉巴奥德利亚大学的it产品使用情况,其实是整个印度半岛的it市场规模的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印度半岛各国的it产业,与印度半岛国家的it市场,是脱节的。
从上个十年开始,印度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太初三十年,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不足17.3亿卢比,到19601961年度猛增为970亿卢比。但是,深究一下印度的it产业结构,就会发现,它是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拉动的畸形产业。
作者辛格认为,迅猛发展的印度半岛it产业并不是由印度民族经济自主推动而是由国际,尤其是由资本中心国家(中国和中华共同体)的经济需求拉动的。中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对印度半岛it产品的需求,对提高印度it产业的技术,尤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的进步,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造成it产业这种依附性发展的原因又在于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的印度民族市场——80%左右的贫困人口大大限制了it产品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和it技术的国内培育和开发条件。
那么这一“外向型”的it产业结构,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一方面,萎缩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得it的繁荣发展与大多数印度公民没有关系。战后初期到十年后的今天,印度半岛千人中拥有计算机从0.3台增长到7.2台,而同期中国从0.4台增长到37.2台。没有国内硬件消费的支撑,即意味着软件消费不可能有国内市场。而没有国内市场,通俗地说,就是印度普通民众无法消费并享受到it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果实。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
第五百八十八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