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次机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斗争哲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日办公只知道听取梁士的意见,连一点主意都拿捏不定,一有空暇便与一班京剧票友鬼混,办事能力与盛宣怀差得老远,其腐朽程度比起盛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邮传部内部早已议论纷纷,只是碍于梁士等人的面子,只敢私底下摇头而已。

    不少人本来就对那桐夺取邮传部尚书之位很不满意,现在见他这副丑态,更是不齿,偏偏他还颐指气使,以为自己是大部尚书又兼大学士,在官制改革中盛气凌人,对其他部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过短短几月,竟然树敌若干,引得无数人反感。此时,岑春煊才明白林广宇当时为什么力排众议,坚持让那桐出任邮传部尚书,而且说“不要急,等等看”两句话的“良苦用心”——这分明就是将那桐放到火上炙烤。到现在关口,时机已然成熟,只等猝然发动,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书房中缮写弹劾折子地缘由。

    说来也巧,他原本并未设计这一出,只不过看到端方失魂落魄而来,态度又极为谦恭,瞬间便明白了全部,故意露个破绽给对方——他哪里是肚子疼,分明是借故溜到旁边优哉游哉,而眼神片刻不离书房,端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底。

    果然不出所料,病急乱投医的端方上钩了。

    对“打倒敌人,保全自己”地斗争哲学端方其实也心领神会的。但事情总有例外,万一地万一,没有敌人可供打倒怎么办?或者说敌人异常强大打不倒怎么办?那样该如何保全自己?以张勋一案为例,他的敌人便是整个言官和皇帝,这绝不是他能打倒的对象,于是便只能另想他法。

    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和岑春煊的谈话便异乎寻常的顺利:

    “岑中堂,这份折子持论甚正,立意甚高。某极钦佩。极欲回去瞻仰一番。”

    “午桥兄,这份折子论则论矣,证据却嫌不足。”

    “无妨。直隶财政清查有一份结交档案,却是北洋历年馈赠京城大员的明细表,某细细看来,定有所得。”

    “既如此,倒是叨扰了。”

    “您看这样可好,两日后我将补充意见连折子再奉还府上。”

    “好极。好极。”岑春捻着胡须提醒道,“到时候别忘了上疏辩解张勋一案。”

    “那是自然,言语文字肯定还要中堂大人仔细把关。”

    “不敢当,不敢当,午桥兄客气了。”

    表面上看,两个当朝大员仿佛在为文章地遣词用字而斤斤计较,实际上分明就达成了一桩交易——岑春煊急欲倒那,端方便负责提供“黑材料”。以此求得对方在张勋一案上地谅解,最终保自己安然过关。

    关键时刻,端方使出了斗争哲学的最后一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打倒盟友。

    论起亲疏远近。他和袁世凯是儿女亲家,与奕劻等关系较为密切。排起来该是大佬一党,但这些年他一直在两江任职,时空稍有距离,不似原先庆-那-袁铁三角一般牢固,

    是铁三角同盟的外围成员。但他对这个铁三角却有三角中袁世凯既有作为、又有心机,可谓核心,可惜一把火上了西天;那桐心比天高,却是志大才疏之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典型的纨绔子弟;大佬虽然位高权重,但太后已逝,靠山不在

第九十二章 斗争哲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