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帝国日不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粮自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的藏品被仔细封箱运出紫禁城送上邮轮,“南明”的粮食源源不断经“京津高马路”运到京师官仓存放。

    见到皇宫内不断有许多装满东西的箱子运出紫禁城、运出京城经“京津高马路”送往天津卫港口装船起运,太多富豪意识到了什么。

    没多久,许多京城深宅院里也在打包、装箱,许许多多奇珍异宝涌出京城。

    吴有性、方以智在年初就来到王恭厂医馆治病救人,因为许多流民涌往京城,京郊出现了疫情。

    还好京城的卫生状况比历史上为改观,量繁殖的猫成功杜绝了鼠患,瘟疫没有规模爆。

    “南明”医疗团队已经积累了防控瘟疫的诸多手段,明京郊出现了传染病,“南明”岂肯坐视。

    许多医务工作者来到京师,量药品运来救急,吴有性带着几个专家级医师亲自指挥防控瘟疫成绩斐然,传染面被有效遏制,接下来严防死守,规模爆绝无可能。

    吴有性、方以智带来的医疗团队在治病救人之时不存在偏见,无论达官贵人和升斗小民都会尽心尽力,出不起医药费的病人还酌情减免。

    身穿白褂的“南明”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父母心,他们不仅仅得到了京师老百姓的戴,也让许多闯贼暗探瞧在眼里,还有一些暗探接受了医疗。

    崇祯十六年的晚秋,京师生了规模的移民潮,许多已经转移资产来到京师避难的富贾豪商终于现这里未必安全,他们再次踏上了寻觅安乐窝的旅途。

    升斗小民无所谓谁来坐天下,至于“顺”、明究竟谁好谁坏没有人说得清,家只知道南王最好,可惜他貌似没有取京师坐江山的打算。

    虽然遭遇规模资本外逃,但是京师城内秩序井然,因为城中有粮,故而老百姓心中不慌。

    老百姓要求不高,能够一日两餐混个肚子七八成饱就是幸福,只要在京师混到温饱的老百姓都犯不着离乡背井移民去遥远的南方。

    明国事多艰,文武更加人浮于事,老高第告老没还乡,而是去了海南岛安度晚年,兵部左侍郎高智谋告假得到了批准,他准备去“新杭州”参加婚礼。

    王之臣虽然才六十出头,但是厌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请辞回乡,很快他就接到了邀请函高高兴兴赶去“新杭州”。

    梁廷栋、张凤翼、周延儒等等在职的阁老也纷纷告假,崇祯皇帝明明知道这些人是去南王那里露一小脸也无可奈何,留住人也留不住心,随遇而安吧。

    京师勋贵也走了一多半,许多人有可能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因为他们已经把资产全部转移了。

    有人走也有人来,这有些跟改革开放初期国朝人口流动如出一辙,农民走入城镇,县城居民走向省会,二三线城市的人流涌向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部分精英又出国谋展。

    京师太多有钱有势有实力的原住户去了认为能够

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粮自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