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拖油瓶只想种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您的正文内容已出走,如需找回,请在晋江文学城订阅本文更多章节俞善负责找准位置把地锄开,等笋子露了头,俞信人小灵活,负责拿着小铲,小心的把笋子完整的挖出来。

    姐弟俩合作默契十足,越挖越开心,不知不觉就走得越来越远。

    到了晌午,俞善看着满头大汗的俞信,心疼的说:“快坐下歇歇吧,天色还早,咱们吃完午饭,下午接着再挖。”

    说着,取出一张早上请刘巧鸽烙的油饼,递给俞信:“我带了水囊,刘嫂子今天大方的很,买饼送热水。”

    俞信笑到差点噎着。

    姐弟俩正吃着,忽然听到身后竹林里有悉悉索索的声音。

    俞善当下敛了笑容,抓紧镰刀,先把俞信护在身后!

    俞信也一把抓起自己的小铁铲,从俞善身后探头出来,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盯着不远处轻轻摇晃的竹枝……

    竹枝摇晃半天,钻出两个黑黝黝的小脑袋——不是什么飞禽猛兽,原来是两个和俞信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其中一个竟还是个小道士!

    俞善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真是人吓人,吓死人啊!

    两个小童各自背着一个小背篓,看见俞善和俞信姐弟俩手里拿着“凶器”,马上吓呆了,比他俩还要紧张:

    “我……我们没钱。”

    “呜呜呜,对,我们,我们就挖到两个笋子,呜呜,你们要就拿去吧。”

    俞善:……

    求助:把孩子吓哭了怎么办?

    她急中生智,赶紧扔下镰刀,抓起张油饼撕成两半,呲牙露出一个十分和蔼的笑容:“别哭别哭,来,姐姐请你们吃油饼!”

    这招果然好使,俩小孩瞬间把眼泪鼻涕都收了回去。

    这油饼是俞善出了白面和鸡蛋,又盛了半碗油,请刘巧娘摊的,面饼筋道,焦黄油香,隔着老远都散发出一股诱人的味道。

    俩小孩见俞善果然不是坏人,犹犹豫豫的接过来,各自咬了几小口,却又爱惜的把剩下的饼卷起来,揣进怀里。

    “真香,我要拿回去给师傅和师兄尝尝。”小道士擦干泪痕,笑嘻嘻的说。

    另外一个小童赞同的点点头:“嗯,这油饼上有好多油呢,晚上让我娘切碎了放进菜粥里,肯定一锅粥都会变得很香。”

    俞信看看他俩,再看看手里的油饼,越发觉得珍惜——姐姐没回来之前,他的日子还不如眼前的两个小童。

    有姐姐照顾的这短短几天时间,像是做了一个美梦,如果可以,希望这个梦永远也不要醒过来。

    见俞信眼巴巴的望着自己,鼻尖微红,俞善仿佛知道他在想知道,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

    “刘嫂子炒的肉臊还有半碗,灶间还有两张饼,晚上回去咱们自己用瓦罐煲点白米粥,配肉臊子卷饼吃!”

    美食的安慰远远大于言语!

    俞信听了就咽着口水直点头,瞬间把刚才那点伤感全忘记啦!

    俞善冲两个小童招招手:“你俩过来,我告诉你们怎么挖笋。”

    俩小孩互看一眼,疯狂点头。

    他们从来没见过有人能挖这么多冬笋。要是他们也能挖上一背篓,就能背到镇上去卖掉,赚些铜板补贴家里了。

    有了俞善的指点,三个小孩比赛着挖得热火朝天,俩小童的背篓也很快就盛满了。

    俞善也了解到,原来在平溪村和邻村之间的山上有座很小的道观,眼下只有小道士玄真和他师父、师兄,三个道士在打理。

    而另外一个小童姓杨,叫杨黍,是村后山坡上一个小农庄的庄奴之子。

    “你们住的小农庄叫什么名字?”俞善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杨黍和俞善姐弟俩混熟了,早就放下了戒心:“小镜庄,我爹就是庄头。”

    俞善就说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周大太太把小镜庄的地契交给自己的时候,匣子里还有庄上两家庄奴的身契!

    俞善来到这里,一时脑子转不过弯,就没考虑过使唤奴仆做事,一时间竟然把这些人给忘在脑后了。

    亏她这几天还在苦恼自己手不方便,做事没有帮手怎么办。

    俞善记得,因小镜庄只有二十亩地,所以庄奴不多。

    这两家庄奴里,壮劳力只有四五个,但是老老少少加起来也有十几个人。

    她这边正想着,就听小道士吸着鼻涕问:“黍子,我师傅让我问问,快到年节了,今年你们庄上还给道观施米吗?”

  &nbs

人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