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拖油瓶只想种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粮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天,俞馨娘又在小镜庄忙到后半晌才回家。

    夏天日头长,此时天色倒还zwnj;早,只是到了每天该授课的时间了。

    俞馨娘惦记着zwnj;今天要学新字,看天色差不zwnj;多了,就把一摊子收拾利索,跟小镜庄的人一起回来听课。

    俞信跟柳和昶这俩孩子早就商量好了,一天一轮,换着讲课,今天轮到柳和昶。

    如今柳和昶已经历练出来了,不zwnj;像一开始那样怯场,哪怕是亲娘也坐在下头听课也一样。

    他还zwnj;是稳稳地站在黑板前头,取了根粉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今天该学的千字文里的几个字:“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柳和昶写完便拎起竹子做的教鞭,挨个儿点着黑板上的字,开始释义:

    “上和下睦,和,协调也;睦,亲近也;这句话指上有和,下有睦,长辈与晚辈之间要和睦亲近。”

    “夫唱妇随,唱字通倡,是指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

    他讲上半句的时候,大家还zwnj;听得认真,可讲到“夫唱妇随”时,就有人在下头吃吃地偷笑:“你这娃娃毛都没长齐,懂什么叫夫妻一体吗?”

    也有人跟着zwnj;起哄笑道:“就是就是,昶哥儿莫不zwnj;是想娶媳妇了?连夫妻相处之道都这么一清二楚。”

    他们这授课随意的很,听课的人不固定,但是来来回回的,能坚持下来的就是那么一两拔人。

    时间久了,大家彼此间都熟悉亲近起来,偶尔开个玩笑也无伤大雅。

    所以柳和昶被人打趣了也不zwnj;恼,就是有些羞红了脖子,故作镇静地维持着zwnj;秩序:

    “看来今天讲的这两句大家都听懂了,那太好了,本来只用把‘上和下睦这四个字写十遍的,既然大家都学得这么快,干脆今天把‘夫唱妇随也顺便写上十遍吧。”

    罚抄写,永远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杀手锏……屡试不zwnj;爽!

    果然就连“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院子里哀嚎声一片,刚才多嘴的那两个人被大家好一通埋怨:“叫你们多嘴!现在好了,大家一起挨罚。”

    “足足八个字啊,一天四个我都记不zwnj;住!多亏那上、下两个字是以前学过的,那夫字我也会写……咦?还zwnj;好还好,只剩下五个字了。”

    听着那高兴劲儿,就像是白捡了三个字一样……

    柳和昶就站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zwnj;底下老老少少的学生们抱怨,心坚如铁,绝不zwnj;松口。

    一开始,他和俞信是从百家姓讲起的,除了教人写名字,只教一些常用字,什么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之类的。

    那时村里人来听课,多半是冲着后半截的算学课来的。

    字嘛,学会了自己的名字,签契的时候不zwnj;用按手印,那多长脸。

    但是好像识了字,也就这点儿好处了。他们又不读书,字认多了没什么用处。

    倒是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用处很大,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进城买卖东西一下子就能算清楚帐了,不zwnj;被人坑,也不zwnj;当冤大头,因此村民们的积极性很高。

    后来还是郑先生知道此事之后,给他们提了建议:不zwnj;光要使人知其然,还zwnj;要知其所以然。单纯的认字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教人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使人明智。

    于是,两人开始正经地按着zwnj;蒙学的样子,用三字经、千字文授课,除了告诉村民们字怎么写,还zwnj;要讲解其释义。

    结果很意外,不zwnj;光听认字课的村民越来越认真,被家人送来听课的小娃娃也多了起来。

    这些小娃娃的态度比那些大人认真多了,一个个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抱着怀里的沙盘,一遍一遍地描着黑板上的字,绝不zwnj;偷懒。

    柳和昶走到母亲俞馨娘身边,见她只写“上和下睦”四个字,却绝不zwnj;写后面那句夫唱妇随,不zwnj;由的脚步一滞。

    柳和昶注意到,自己停留的那一瞬间,俞馨娘手里的竹笔也是一顿,脊背绷得很紧,他才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踱到别处去了。

    随着暮色渐渐降临,今天的课也讲完了,村民们嘻嘻哈哈地依次离开。

    只剩下自己一家人的时候,俞善才把俞馨娘和柳和昶一起请到堂屋。

    俞怀安早就等在这里了,他亲手把真zwnj;正过了明路的和离书,交到俞馨娘的手上:

    “这份和离书是真正的一式三份,柳家一份,衙门里收档一份,这一份你自己收好吧。”

    从前俞善骗柳永寿签下的那张和离书只有一张,拿去衙门入了档之后又原样拿回来,也收在俞馨娘的手里,好在关键时候拿出来自证。

    如今这一份才算是明正言顺,只等俞善再托一次吴志兴,悄悄把该归到衙门的那份真zwnj;正入了档,这件事在官面上才算圆满。

    俞馨娘立刻明白过来,恐怕这几天善姐儿往外跑,就是为了帮自己拿到真正的和离书。

    她心里一沉,就凭柳庄那些人惯常处事的样子,善姐儿究竟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让自己顺利拿到这轻飘飘的一张纸?

    这不zwnj;是休书,而是和离书,族里甚至还出了十两银子,这一切都很不zwnj;寻常。

    柳庄从来没有过和离的先例,哪怕快被丈夫打死,最好的结果也是娘家人接了休书,把自家闺女领回去,嫁妆也没能如数带走。

    几年前还zwnj;有一例,是新嫁过去的媳妇,没两个月男人就害急病死了。

    婆家等了两个月,确认新媳妇没有怀上遗腹子,再加上其娘家人一直在谈要把人

粮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