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党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刚刚提起兴趣的天子看着乱哄哄的大殿不禁一阵阵反胃,打着哈欠问道:“辽东经略,巡抚人选,如何赏赐赵千户,内阁先议个章程,再呈报给朕吧,退朝。”说完不理会群臣先行离开了太和殿。
天子离开后,群臣泾渭分明地分成数堆也离开了太和殿,空旷的太和殿只留下怔怔发呆的方震儒。
拖着疲惫的身躯,叶向高回到府邸,接过丫鬟递过地浓茶,连喝了几口方才驱走倦意,翘起双腿闭目养神。
人人都想进内阁,进内阁的都想当首辅,这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谓是风光无限,可这个位置只有自己坐上才知道其中滋味,那简直是在火上烤呀。
万历三十六年首辅朱庚病Si,东阁大学士、宰辅叶向高升为首辅,神宗久不视朝,朝中政局混乱,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他几次调解党派纷争,经过多次的调停失败,叶向高深感自己已无能为力坚决请求辞官。光宗泰昌元年。家居六年后地叶向高被召为首辅,但未等他有所作为,光宗就因红丸而崩。这次担任首辅已经是叶向高第三次担任首辅,按理说朝中重要职位都有东林一派占据理应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一年下来叶向高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朝中大臣说是天下无敌,做事则两眼一m0黑,要想做成一事那是难于上青天。
就拿辽东经略人选来说,王化贞是叶向高考虑的第一个人选。只是这个学生太不争气,现在能保住他X命就不错了。昨日刚刚露出口风说要推荐兵部侍郎王在晋经略辽东,东林党内部上门求情说理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还来头不小还不能得罪,Ga0的他不胜其烦。
可是王在晋不去还能让谁去,举荐谁去都不合适,如今的京官谁身后没有地一大帮子人。天子yu迁方震儒为辽东巡抚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让他在巡抚任上呆上一年半载再迁为辽东经略,也省了许多口舌,只是没有想到好友赵应星等出言反对,此事只得作罢。首辅难。想坐一个面面俱到的首辅更难。
旁边的丫鬟跪在一旁举起粉拳细细捶着,叶向高舒坦了许多,渐渐脑袋发沉昏昏yu睡。
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老爷,兵部侍郎王大人前来拜会老爷。”脚步声到了门口。老家人叶大道明了来意。
“把人领到正堂,就说老爷我一会就到。”
“是,老爷”
见老爷站起,站立一旁地丫鬟端过铜盆、毛巾,净面、整裳过后叶向高迈着步子踱向正堂。
这几日王在晋是寝室难安,生怕朝廷迁自己为辽东经略,落个有去无回。身为兵部左侍郎他b其他大臣更了解辽东局面。已经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昨日听闻内阁yu举荐自己接替下狱的熊廷弼。更是心慌,早朝时分心都提到嗓子眼上。散朝回宅后越想越不放心。朝服都来不及换就来探探叶阁老的口风。
见叶向高进了正堂,王在晋连忙上前行弟子礼“学生见过阁老。”叶向高知道王在晋前来不离十是为了辽东经略之事而来地。当下也不多话,两人分宾主坐下,家人上茶。
“明初(王在晋字明初)前来是为了辽东经略人选一事吧。”论声望、官职,年龄王在晋都不能与叶向高b拟,叶向高没必要拐弯抹角。
迫不及待地王在晋离坐行礼道:“经略人选一事闹的朝中沸沸扬扬,风闻阁老要举荐学生担当此任,学生惶恐不安,正是为此事请教阁老。”
“老夫此正有此意,不知道明初意下如何?”
叶向高地回答不啻于一声惊雷,吓的王在晋两腿发软。“辽东局面已糜烂不堪,经略辽东异常艰难,学生若去必败,败了难逃国法,难道阁老眼睁睁看着学生将来身陷囹圄不成。”
辽事难为,朝中大臣是个人都知道,叶向高也知道王在晋说地是实情,沉Y片刻后说道:“辽事虽难,未必到了Si局的地步,榆关乃天险,关内更有数万守军,朝廷已经征调山东、山西援兵北上,不日即刻到达。明初前去经略辽东,支撑一年便是功劳,支撑两年那是大功,稳住三年便是奇勋。兵部尚书张大人告病,兵部现有孙学士暂摄,但本朝惯例阁臣不署六部,兵部尚书迟早空缺,此等良机明初把握不住岂不可惜。明初只要撑住一年,老夫在朝中活动一番,你便可回京拜封,明处以为如何兵部左侍郎三品,兵部尚书可是正二品,俸禄也能翻一番。实惠王在晋到不怎么看中,从容赴国难的名声才是他看中的。何况今日朝堂中解经邦的例子他也看的清清楚楚,既然阁老把话说明了,自己不妨试试看,有天险有雄兵,加上自己的能力,王在晋暗想在榆关维持一年问题应该不大吧。
被叶向高一点拨,王在晋原本灰暗地心情亮堂了许多,拱手道:“蒙阁老教诲关Ai,学生只有奋力一搏,上报天子厚恩,中报阁老的知遇之恩,下护辽人平安。”
取得了共识事情就好办的多,叶向高心里也很开心。下个决心的王在晋就榆关地现实情况开出了款款条件,心情大好的首辅大人一一准许。
第七章 党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