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学潜规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科技打工(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全文字.

    吴老师着急了分辩说,那也不能领导的子女就要老百姓的子女就不要,这样明目张胆,是不是也太过分了。

    全文字.

    鲁应俊说,听起来是太过分,但文件政策就有这样的规定。你也知道,早在多年前就有文件,高级知识分子身边无子女的,就可以安排一个子女工作,哪怕子女一天学也没上,你也得给安排。你也知道,同样是当兵转业,正高级正处级的子女学校就得安排工作,别人的就不能。这就是说,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政策就有这样的规定。那么人们为什么总要说什么平等,其实这都是舆论宣传出了错误,或者说人们把理想当成了现实。如果人人都平等了,谁还会去努力拼搏。如果领导都成了老百姓,那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当领导。

    全文字.

    在学校,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指正高职称以上,学校的处级领导当然都有正高职称,比如财务处长,教几天会计学,就轻松评上了正教授,因为职称等等都要在领导的领导下来评,领导自然不会落在群众后面。人和人要划分三六九等,这一点她也清清楚楚,全世界也都是这个样子,这她能够理解,学校这些年也是这么做的,她也不想计较。问题是,做为一名在学校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难道学校就不能对照高知政策照顾一下吗?难道学校就不需要优秀的人才吗?吴老师几乎要哭了。她抹把眼睛,说,靠山吃山,别的部门都是这么做的,别的人也都有山靠。电力银行铁路公安甚至演艺,哪一个部门不是老子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人家这些部门都有内部安排的政策,我们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正因为人家都是内部安排,我们的子女才没有地方可去。难道我们入错了行子女也应该跟着倒霉?你说学校子女太多,但几千教职工的大学,每年进入学校工作的不下六七十人,自己的子弟才有多少?最多不过十几个,四分之一不到,怎么就多了?再说,别人的子弟进来也是工作,我们的子弟进来也是工作,难道我们的就不如别人的?再说,别的单位都能给职工谋点福利,我们怎么就不能。你是领导,这些问题你应该提出来,你应该和校领导商量商量。

第四章 科技打工(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