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为我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大早,宋玉树就来找夏黍了。

    他从马上拿下一个书袋,递给她,说道:“上次渔村说的字帖。”

    夏黍道了谢,笑着接过,把书小心的放到屋里,就跟宋玉树出门了。又见马上空空的,便疑问道:“你怎么不带行李。”

    宋玉树回道:“已经让人送去书院了。”

    两人牵着马往城外去,又沿着第一次行进的路线骑马奔驰在道上。只是这次没有去逮兔子,变成烤鸡了。夏大厨自带了两只腌制好的鸡,很入味了。今日她就准备为宋玉树做个“夏黍独家秘制风味叫花鸡”,好生犒劳一下她的好兄弟。

    裹上荷叶和黄泥的鸡,烤完后再埋进火堆里熏闷了一下。待时机成熟,再用棍子把两团泥球铲出来,砸开泥巴,两只香喷喷的叫花鸡便出现在眼前。一人吃着一只鸡,只是可惜了没有冰镇的饮品搭配一下。

    夏黍咬了一口鲜嫩的鸡肉,问宋玉树:“香不香。”

    宋玉树捧着没那么烫了的叫花鸡,笑说:“香,还没吃就绝了!”

    “哈哈哈~”

    吃完,两人找个棵树,爬上去看着远处的村庄,闲聊休息了一会儿,便又上马,往书院去了。前几日已经有学子陆陆续续的返回,在这最后一天回书院的,大多都是住府城内外的读书人。越靠近书院,路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走路的、骑马的、坐马车的,两人便不好再快马加鞭,把速度放了下来,以免冲撞到别人。

    到了书院门口,有学子在书院门口摆摊对对子,赢了就有小礼品,众多学子围在一起,场面很是热闹。宋玉树依依不舍的跟夏黍道了别,说若是下次旬假,她还没有回去,就还能再见一次,然后挥挥手转身就进去了。

    宋玉树的背影消失在眼前,夏黍看了一会儿热闹,又骑马返程。等会儿回去了,她把马放到米铺就行。

    没人一起骑马,夏黍也就少了些纵马奔腾的兴致。何况时间尚早,她一路上慢悠悠的,让马在路边吃吃草休息一下,夏黍也靠在树下的阴凉处,喝口水润润喉咙,闭上眼睛感受微风拂面的清爽感。

    “夏姑娘!”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夏黍睁眼一看,秦墨的脸从马车的窗户里露出来。

    夏黍颔首微笑,想必秦大郎君应该也在马车里吧。

    就见秦墨把头缩回去,听着里面的人吩咐了几句。夏黍耳朵灵敏,这距离近,马车里也没故意压低声音,自然是听见了。果然,下一秒秦墨的脸就又从窗户里露出来,对着她说道:“我家少爷请你一叙,跟着我们的马车走便是。”

    夏黍点点头,上马紧随。行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四周清清静静的。

    秦拂衣让秦墨和车夫在原地等着,带着夏黍往前走了些距离,然后停了下来。侧身看着夏黍说道:“你应该知道我要问什么。”

    夏黍点了点头,说:“本来想明日去找大郎君的,今日碰巧就遇见了。那我便也直说了,这桩交易我答应。”

    “好。”

    这头,秦墨看着远处的两人聊了许久,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心里头忽然觉得有些难受,心想,唉~少爷背着我有小秘密了。又开始仔细回想着,自己最近有没有做出,让自家少爷不信任的行为,他可一直是忠心可鉴的啊!

    晚上,秦府长房堂屋处。

    秦拂衣把双亲请来,让下人们都退了出去,弯腰作揖,道:“父亲,母亲,儿子想成婚了。”

    秦大老爷放下手中的茶杯,询问道:“真的想好了?”

    秦大太太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秦拂衣面前,疑惑道:“你会看上哪家姑娘?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跟娘说,娘替你分担。”

    秦大老爷跟秦拂衣对视一眼,眼里都透着一股无奈之情。

    秦大少爷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秦大太太心疼道:“苦了我儿,竟要牺牲自己的婚事来保全家业。”转念一想,起码儿子有生之年还会想着娶个媳妇,心里头又有些欣慰。

    秦大老爷继续问道:“人怎么样?”

    “是三妹之前请的那个帮闲,品性纯良,是个聪明人。早年双亲因为战火去了,现在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秦拂衣把夏黍的情况概述了一下。

    秦大老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犹豫了一下,问:“这经历和圣上有些相似,你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的她?”

    秦拂衣摇了摇头,解释道:“只是巧合罢了,并没有其他的打算,父亲尽管放心。”

    秦大太太闻言,坐回椅子上,笑着和秦大老爷说:“我之前就听英英提过这个姑娘,虽没读过书,但是几天就能把一本三字经背下来,还会主动去学习字,人也是风趣幽默,想必是个不错的孩子。不然就算是做戏,拂衣也看不上。”

    秦大老爷点点头,叹了口气:“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拂衣,爹之前拒绝了圣上的封赏,你可会怪我?”

    秦拂衣语气坚定,说道:“父亲用心良苦,儿子自是明白的。”

    秦大老爷欣慰的笑了笑,秦大太太则是拿着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只觉得她这辈子太幸福了,夫君和儿子都这么有担当,只要一家人一直心一直在一起,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当初圣上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大局已定。秦家把半数家财捐给朝廷,用于新朝的建设。此举带动了很多的商人纷纷为国家经济发展做了贡献,让满目疮痍的朝廷得以有了一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