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雷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c|w:769|h:286|a:l|u:file2chaters2010261420563634010852026567500972456jg]]]缴获的20响盒子炮,日本军刀。使用掷弹筒的鬼子。
(另外抱歉的说一下,下午反复重温了2次地雷战和地道战)
“来了!来了!日本鬼子来了。”游击组组长玉兰一边跑一边喊着。
民兵爆炸组立刻在组长赵虎的带领下开始给地雷挂弦。
装备了6.5毫米38年式友板步枪(三八大盖),30年式刺刀并少量装备了11年式轻机枪(歪把子)的一个中队的日本鬼子和2、30名汉奸,在中尉中队长中野的带领下顺着大道转过了山口走近了目标地点赵家庄。
日本鬼子的每个步兵中队(连)约有250人,其下辖三个小队(排),每个小队约70人,和鬼子一起行动的汉奸队一直被排在队伍的前方,被当做炮灰使用。
“轰!”的一声,有汉奸踩到地雷了。
而且接连不断的有汉奸和鬼子踩到地雷被炸死。
“太君,太君,有地雷。”汉奸队长赶紧跑回队伍中向中野中尉报告。
中野派出龟田少尉带着自己的小队紧逼着汉奸队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龟田突然倒下了。
“有八路,有八路!”汉奸队长吓得趴在地上大喊。
“靠,又打偏了。”云海波忿然道。
别看龟田被打死了,可是云海波刚才是瞄着头打的,子弹落点在肩部。即使打偏了,127的子弹几乎把龟田的肩膀连带胸部都打飞了。也难怪汉奸队长看到后吓得腿发软跑不动了。
在1942年,还没有人见过这么可怕的武器,巴雷特82a1。
虽然当时的日本鬼子使用的三八大盖在800米外弹头仍具有相当的速度和穿透能力,但是当时除了德军和苏军有狙击手之外,日本鬼子还没有狙击手这个概念,更别提狙击枪了。一旦遇上这种在2公里之外都能准确攻击的死神之吻,立刻吓得屁滚尿流。
林海洋的猎魂金骑,黄宪民的24都在迅速的收割着日本鬼子的生命。
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刚一打响就差不多结束了。
中野见事不好,连忙带着手下撤退。结果云海波的一发子弹打偏了擦过中野把3个正在逃跑的汉奸和鬼子穿死了。
这把中野吓得,伏在马背上就开始跑,连自己的手下也不顾了。
云海波也吓了一跳。
之前云海波就定下了计划,黄村据点以中野为首,这次扫荡中野并没有带出所有的手下。还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在黄村里面和剩下的20多名汉奸据守黄村。如果就这么把中野打死了,那么鬼子一窝蜂跑回黄村还不要紧,怕的就是鬼子被吓破了胆,如果漫山遍野的跑回去不知道沿途还要祸害多少华国百姓。
先把鬼子打怕,让其龟缩在黄村据点里面,然后云海波等3人还要利用先进了鬼子半个多世纪的枪械把鬼子堵在据点里面都消灭掉。
战后一统计,一共缴获了20多支枪,其中有一把汉奸拿的盒子炮很让云海波喜欢,于是提出用警用左轮手枪和50发子弹与赵虎交换。
还是雷主任做主同意了交换。
要说这个盒子炮,其生产商据说当年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盒子炮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
各国军队不采用盒子炮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该枪价格太高,而且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再加上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以及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
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但是最有意思的是,华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
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云海波从小看电影就对盒子炮印象深刻,虽然不知道这个20响的盒子炮应该叫做毛瑟712速射型才对,但是拥有一支盒子炮一只是云海波的儿时梦想之一。
 
第七章 地雷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