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时空战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对侵华英军的情报分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或固定在舷甲板上的舢板兼有运输,运兵,探索,救生等多种用途,因为船体小,大口径火炮的后坐力能够轻易地将这些小船掀个底朝天,因此三磅以上的火炮不能在舢板上使用。

    炮击船,这是一种专为为对地攻击而设计的经过特别加固的小型船只,优点是吃水浅,可以驶到浅水区实施炮击。这种船外型犹如半片榛子的硬壳,船舷做的比平常的舢板高很多,这样即使受到猛烈的摇晃也不容易翻侧入水。在紧帖船底的水下部分沿着船的龙骨装有一块与船身等长的木制下风板,借此来抵消船身因火炮的后坐力造成的船身左右摇晃,在艇的中间部分有一到两个加固的炮座,用以安放10寸或15寸口径臼炮。也有将32磅榴弹炮安放在船上使用的,但射角必须大于45度,否则会将自己的船舷轰个大洞。基于同样的理由平射型的火炮不会在炮击船上使用。这种炮击艇参与过虎门和舟山炮台的攻坚战。

    英军火炮装备数量比清军有优势。我们从英国海军战舰分析,就可以说明了。当时英国战舰分为七等,每一等级的战舰的舰炮装备的数量按等级逐次递减。第一等战舰备炮门数100―120;第二等战舰备炮80--86门;第三等战舰备炮74--78门;第四等战舰备炮50至60门;第五等战舰备炮22至48门;第六等战舰备炮22支34门;等外级舰备炮10至22门。其战舰的主体为五,六等及等外舰和少量的三等舰。1840年8月,抵华的英军战舰已达16艘,共备540门。三等战舰竟达三艘,可各战舰备佩舰炮74门,共222门。此后,英国又继续派战舰支援,到1842年2月,侵华英舰已累计增至25艘,共备舰炮630门。按照英军各战舰的备炮数计算,那么3艘三等英舰装备的炮舰就相当于虎门个炮台所备海岸炮的总和,1艘三等和1艘五等英舰共备炮102--118门,他们一个舷侧的舰炮数,超过了威远炮台的备炮数;1艘三等和1艘等外舰的一舷侧的舰炮数,大致同威远炮台的备炮数相等。

    双方相比,清军海岸炮明显处于劣势。在实际作战中,英军常常以数舰猛攻清军一处炮台,其舰炮总数是清军还岸炮大约六倍以上,加上以较清军火炮的射程远一倍以上的优势,也就是在清军海岸炮射程以外轰击清军炮台,英舰重型舰炮在清军海岸炮的有效射程之外首先轰击炮台,英舰在舰炮的掩护下闯入海口,而清军海岸炮的海岸炮射程近,火力弱,难以击中英舰,这也是清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眼看众人听的已经有点昏昏欲睡,天使话题一转来到英军的武器装备上面,果然众人立刻精神了起来。

    英军当时的舰载火炮在当时极为先进,而且炮弹种类齐全。

    英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炮都是前膛装的滑膛泡,以引信和燧石击发器击发,少量的火炮还采用了雷汞底火,以撞针击发。从安放位置上说,当时英军的舰炮可以分为主炮、舷炮和艇载炮三种,从火炮种类上说,可以分为长管加农炮、榴弹炮、臼炮和舰炮三种。舰炮则是专门为战舰而制的一种火炮,这些火炮或者被固定在特定的炮位上,或者安放在有四个小径木轮的木制炮车、炮架上。

    当时英军使用的炮弹外型多以圆球形为主。这样的外型气动性不好,出膛之后会在空中翻滚颠簸,弹道偏差很大。大体有如下的这些类型:1、球型实心炮弹,最原始的球型实心炮弹,特点是射程比较远,穿透力强。小口径炮用的都是这种炮弹,大口径炮也配有一定比例的实心炮弹。2、开花弹,这种在中空的铸铁球型容器内装炸药和延时引信的炮弹是当时最常见的炮弹了。加农炮配有相当大比例的开花弹,而榴弹炮和臼炮主要使用开花弹。3、榴霰弹,这种炮弹是将霰弹和火药装在炮弹内,用延时引信引爆。炮弹爆炸时里面的霰弹以高速向四面八方射出,会造成大面积伤害。用来对付地面目标或敌方甲板上的人员效果非常好。4、葡萄弹和霰弹,是将数十个小口径球型实心弹丸放在一个薄的金属容器中,发射后金属容器炸开,里面的霰弹会产生近距离的面积性杀伤。5、链弹和杠弹,这个是专门用来对付敌方桅杆的,是用铁链或铁杆连在一起的两个铁球,发射后铁链在飞行中将会被两个铁球拉开,如果遇到桅杆就会将桅杆击断。因为桅杆横截面太小,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命中几率。6、燃烧弹,外型与霰弹类似,是一个桶型或球型的薄铁罐,有些表面还有气孔,内装矿物油等易燃物质。命中后铁罐爆裂,里面的矿物油便会溅出燃烧。

    其中长管加农炮,又名长管平射炮,是英军军舰上的标准装备,特点是管身长,初速高。射角一般为5度到45度,最大射程约为1600码。需要4到6人操作发射。有3磅,6磅,12磅,24磅和32磅等不同的型号。

    “攻击距离最远的要数榴弹炮,这种大炮炮管较短,口径大,射角可以从5度到可以大于45度,射程约2000码。1码等于三英尺,即09144米。也就是说,英军的舰炮最大的攻击距离是在1850米之内,相对来说,我们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t72坦克随车携带22发尾翼稳定杀伤爆破弹、12发高速脱壳穿甲弹和6发聚能装药破甲弹,可攻击2o00米内的装甲目标和9000米内的各种防御工事。火炮除了发射3种炮弹外,还可以发射at-11式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又叫9k119型导弹或“芦笛”导弹,配备6发,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射手用激光发射机发出编码激光束,导弹沿着激光束飞向目标。配用这种导弹的坦克称t72b坦克。导弹最大射程4000米。”

    天使说完换上奇兵介绍当时侵华英军的陆军装备。

    当时的英军装备,有两种军用枪的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武器:

    一是巴克(barker)前装滑膛燧发枪。点火装置为摸檫燧石。枪身长116米,口径为153毫米,弹丸重35克。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至3发分钟。

    二是布郎斯维克(

    unswick)前装滑膛击发枪。点火装置击发枪机撞击火帽。枪身长142米,口径175毫米,弹丸重53克,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至4发分钟。

    “这2种滑膛枪枪,简单的说就是在100米以外瞄准的时候打不着,不瞄准的时候也许会打着,为了防止流弹造成的不惜要损失,我建议全体人员要穿着钢盔和防弹衣。”

第十二章 对侵华英军的情报分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