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阳光下的平阳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两兄弟热心忙奔走 常主事堂上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斋。一个面皮白净、满身书香气的中年男子已经在等着,相互行了礼。

    掌柜说:“吕秀士乃我平阳文采之首,为人举笔都是二两银子起的,今日不为二位兄台一两银子,只为所举孝女义举而来。”

    两人把许莜儿婆媳所讲说了一回。

    赵俭眨巴着独眼儿补充道:“我等欲为此女子做媒,寻一平阳本地好人家度日,救她出水火,先生把这个也写上。”

    吕秀才边听边记,末了说:“两位兄台,若一般呈堂仪文、状子当下就可交付,而此女义举感人。二位且请回,容在下据此回宅斟酌成篇,自当尽心,明日还来此处取罢。”

    第二天,二人来取告表。王进福自然是一个字也不认识,让赵俭看。赵俭咕哝着:“许氏莜儿,二十二岁,延安府甘泉人,髻年金钗,勤修女德;及至豆蔻,敬老护幼……。”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赵俭嗑嗑巴巴读不下去,王进福边上说:“兄弟不是读过些书么,怎的也认不全?”

    赵俭咧嘴道:“兄弟少时顽劣厌学,做了捕快又从不读书,早忘了大半。”

    掌柜此时笑说:“看二位也似场面中人,又此等侠义心肠,在下华景尚有礼了。敢问二位尊姓大名?”说着作了个揖。

    赵俭:“先生客气。我叫赵俭,我大哥王进福,都在刑捕司行走。”

    华掌柜:“在下是否为二位差爷通读一遍?”

    赵俭摆摆手说:“谢谢华掌柜。不用了,定是极好的,我们急着呈于礼房去。”

    二人拿着用红纸封好的告表,奔礼房去。

    礼房衙门离知府衙门较远,是与夫子庙挨着的一座院落。几间大屋挨着,一个门子模样的看王进福也穿着公服,赵俭也不似闲杂人等,便客气地问找谁,赵俭说找梁督学。

    进得屋去,赵俭与梁督学有过一面之缘,说明来意,把告表交于他,并附上二钱银子道:“一碗茶水之意,督学勿拒,烦请督学将告表转呈主事大人。”

    督学从纸封里抽出看了一番,点头赞道:“嗯,文采上佳,此女亦可嘉。正好主事在,我带你二人当面呈上。”

    读者身份证伍?彡⑦④彡?⑦伍

    说着带二人来到中间大堂的门外,喊了声:“大人,下官有文告相呈。”

    礼房常主事面容清瘦、黄脸鹰目、隆鼻方嘴、三绺黑须,坐在文案后,案前左右各有几把椅子,想是与下属议事的地方。

    王进福和赵俭跪地磕了头自报姓名,梁督学把告表呈上去。

    常主事前后看了两遍,面无表情,“是你二人写的?”

    赵俭:“回大人,是我二人请秀才写的。”

    常主事:“所言属实否?”

    王进福:“回大人,我二人都在刑捕房行走,小人监工襄陵筑坝,亲眼所见,前日又和兄弟专门去问了她婆媳二人,纸上所言无虚。”

    常主事:“你与此女相识?还是……?”

    王进福:“回大人,无它,救可怜人出水火而已。”

    赵俭:“回大人,我进福兄家中嫂子也是流民,数年前偶遇便娶至家中,我进福兄一贯为人如此;小人亦前往襄陵筑坝处见了那婆媳,此事所言无虚。”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

    没想穿蓝袍、戴纱帽的监工却说:“你若拿工房或刑房的腰牌来,人随便带。你这么空口无凭,谁敢让你把人带走。”

    王进福有点懵了,正如赵俭所料。

    只得又跟许莜儿说,且先等些时日,容他与官老爷们慢慢勾连。

    许莜儿这些时日心中涌起些希望,便耐着劳苦,咬牙流汗地熬着。

    又轮到回平阳城,王进福去跟莫耀祖讲,又去找赵俭商量。

    赵俭便去刑房、工房找熟人,想的是出一张文书便能将人领回来,谁知本是一件微小事,却因流民筑坝是邓知府亲自操办、且睁大眼睛盯着的,官吏们无人愿接赵俭的请托。

    莫耀祖说:“当下之计,唯有使些银子,托赵爷央求刑房大人。我这几年攒下二十来两,都交与他,让他去操办。”

    王进福说:“你把银子都花出去,就是人弄出来了,你拿啥成家过日子。”

    莫耀祖说:“无妨,饿不着我便饿不着她们,总归是要比她们现在强些。”

    王进福便又去找赵俭,说了莫耀祖的想法。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赵俭说:“二十两对咱们都不是小数目,何况他莫耀祖一个罗锅儿,能不花便不花。且待些时日,看有无其它机会。”事情就这么放下了。

    这一日,邓知府主持日常议事。

    礼房常主事拿出文书呈上,道:“大人,有两件是需眼下就决断的。一是城内学舍破败不堪已近倾危,学监无处容身,现暂居土地庙中,倒也稳妥,可总归是不成体统,望大人拨银修缮。眼下正值冬季农闲、干燥时节,若眼下不修,就是明年再修了……。”

    邓知府打断他,“你说学监住土地庙里?”

    现场众官员都笑起来,但也有些尴尬,毕竟是平阳府治理之下的事情。

    邓知府止住众人,道:“这个银子马上拨。李主事,议事完罢你便拨银。”

    李墨林:“属下记下了。”

    常主事:“第二件事,下面有人告表,流民中有一孝女,告请官府予以表彰。”

    一听说是流民的事,邓知府凝了下神道:“你略些讲。”

    常主事清了下嗓子,“此女延安府甘泉人,家乡遭灾荒瘟疫,与丈夫、婆婆流落至平阳……。”众官员边听边小声议论着。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邓知府:“此事可表。筑襄陵河堤是今年平阳头等大事,此女子以流落柔弱之躯,修筑堤坝、赡养婆婆,实属可歌可泣之举。我朝自先祖皇帝以来,体恤民生,一以贯之;若此婆媳于我平阳饥寒而亡,则是我平阳之耻。”

    常主事:“如此,下官欲将此女事迹载入我平阳府志,列入历代烈女之属,并令作坊木刻造画流于世间,定名为‘孝女负石。”

    邓知府:“可也。工房郑主事今日何在”?

    工房一个副主事起身作揖道:“回大人,我房郑主事赴霍州、解州巡视石炭场、铁场去了,已有些时日,尚未归来。”

    邓知府:“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他倒挺能跑。筑坝处工房谁在盯着?”

    工房副主事:“现由水务监使操办。”

    邓知府:“方才说筑坝乃我平阳当下头等大事,你们倒放得下手,丢给一个小吏去管。”

第四十章 两兄弟热心忙奔走 常主事堂上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