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阳光下的平阳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襄陵坝官家慰流民 干儿女贺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石途中,设一茶水坊;每十日向山上送菜一车、筑坝处两车,直至大坝筑成。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襄陵县今日送来过年犒劳之物计白猪两头,菜油五十斤,盐五十斤,白菜两车。

    邓知府大喜,道:“襄陵真乃通达理义之地,我等同心协力,筑坝岂有不成之理。”

    河岸之西,吕梁山南北横亘,山前平原铺陈,远远一片洁白不杂一点儿颜色、平整如镜的洼地,

    邓知府伸手指着道:“那里不似田地。”

    县丞答道:“每逢汾河过洪水,必自此处向西漫灌,积在低洼处,冬日成冰。”

    邓知府又问:“岸堤后南北荒芜之地,在堤坝筑成之后,可能修成良田否?”

    县丞道:“若无洪水浸淫,必是米粮之地。”

    邓知府:“这一片荒芜当有千亩以上。”

    县丞:“回大人,筑坝之初,本县县令大人与下官核算过,当有两千亩以上,可产谷四千石。”

    邓知府:“折银近两、三千两,若一县库银凭空多出两、三千两,这个知县便好做许多。”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此时,邓知府心里已在想着,堤坝筑成之后,这三千流民将何处去,他不能总这么出银子养活这些人。

    眼前这片荒地,明年可蓄养千人。便又问:“襄陵县域可有其它荒芜之地?”

    县丞答道:“我县西高山,东汾河,所余荒芜只此一处。”

    邓知府对郑天野、李墨林说:“郑、李两位,自今日起,随时核查流民到此聚集人数,米粮和石炭要补给充足。”

    回平阳城的路上,郑天野又催马与邓知府并行,道:“大人,属下前些时日到各处石炭窑和南边冶铁所巡视,发现劳力并非充足。”

    邓知府听了心中一动,道:“细讲来我听。”

    郑天野:“我平阳府石炭场多在灵石,有官窑、私窑场十余处,小者十几人,多者几十人,出石炭也少,年产石炭三千余筐。解州也有一处石炭官窑,年出石炭七百筐,就近供解州冶铁所,此处另有一铁石山场。”

    邓知府:“本府所知,石炭生利也不少。”

    郑天野:“尽管每筐课银六钱,但眼下山林枯竭,柴炭日贵,石炭价仍远低于柴炭……,不过普通百姓还是烧不起。”

    邓知府插嘴道:“物以稀为贵嘛,若每年出石炭翻它几番,我不信百姓还烧不起,出一筐便是六钱银子入库,官家的好生意嘛。”

    塔读,免费小

第四十四章 襄陵坝官家慰流民 干儿女贺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