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阳光下的平阳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冶铁所谋划建新炉 忙中闲寻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指指点点,商议着何处新建冶铁炉,何处道路应该整修,用多少人力、物力等等。

    见料御史跟着不作声,邓知府问道:“料御史,冶铁亦属你所辖,有何高见?”

    料玉白临来之前,刘员外对他道:“你我与邓知府相处近一日,他居然没提我兄长,我们也没提他老师和岳父,心照不宣啊。这个邓知府不是自己人,他若在此成事,小心伤到我们的利害,你留些心,无论他要干什么,只看少插嘴。”

    料玉白方才喝了几盏酒,从之前的萎靡中缓了过来,道:“回大人,下官对冶铁之事一窍不通,只不过为朝廷过过帐目。”

    邓知府一指,道:“你看这冶铁所之南,再建十座冶铁炉绰绰有余,料御史以为可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料玉白拱手道:“大人,据下官所知,我朝当下对民间冶铁并未开禁,皆为官营。而官营兴建亦必得报请户部、工部,待上朝议过之后方可兴建。大人未闻‘铁贱如泥乎?”

    邓知府:“料御史提醒本府自然知晓。我也问你,一方‘铁贱如泥,而另一方边关却无铁打造兵器,农夫无钱置办农器,这是为何?”

    料玉白:“下官不知。”

    邓知府哼了一声道:“盖因官吏不为耳。”

    料玉白眼皮一耷拉,忙说:“大人明鉴”,说完,拱手退一边去了。

    邓知府对郑天野和钟副主事说:“你二位回府之后,立刻拟写报请工部、户部的公文,我过目后立即加急送出。”

    眼下令邓知府心急的,还是流民的安置。

    流民成群聚来,想来一些府地百姓日子无以为继。他虽无力解决天下的事情,但若在平阳府找到办法,那么,天下的麻烦也是可以化解的。

    本打算当晚宿于归途驿站。蒲州向知县道:“大人,蒲州之鹳雀楼虽金时焚毁,但旧址尚在,仍常有雅士前来缅怀先贤之胸襟,大人明日可否前往观瞻?”

    邓知府:“蒲州铁牛浮桥曾闻名天下,蒲津渡口还在否?”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向知县:“只余羊皮筏运些散货,且仲夏至中秋,河水急涨,沼泽泥潭宽阔,羊皮筏也过不得,船也难行。渐渐无人养船了,故此渡口近乎于无。”

    邓知府问:“何以至此?”

    郑天野一旁道:“大人,铁牛浮桥自唐开元五百年,俱是秦晋之要道。但元之后,黄河泥沙浑然俱下,频繁改道,泥沙淤积,而铁牛无法移动。自先帝开朝以来,逢黄河西移时则浮桥勉为所用,若东移则岸边铁牛沉没,打捞艰难,重建耗费甚巨,渐渐荒废。”

    向知县道:“至今铁牛、铁人、铁山尚在,距县衙二十里。”

    邓知府:“明日就近,去看看铁牛,今晚去宿蒲州县衙。”

    当晚在蒲州县衙,邓知府知属下与自己坐谈的心思,便问了些本县粮产、税赋、徭役、县库赢余等事项。

    向知县道:“本县主产稻米,色白味好,除向京师纳贡外,洛阳、西安都有来购。故虽我县出白米,农夫家却是舍不得吃,反倒是与官道以东地方换些小米。各类菜蔬本县都能自产,百姓虽不富裕却是温饱无忧。”

    邓知府叹道:“温饱无忧,说来寻常,却是非同寻常。若天下都温饱无忧,何来这世间诸多事端。”

    向知县:“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虽只掌一小县,却是不敢多收一石米、不敢乱支一石粮,小门农户一石米便是饱与饥的门槛儿。”

    邓知府问:“年年如此?”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第五十六章 冶铁所谋划建新炉 忙中闲寻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