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5章 牛骨头,秦淮茹回乡借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了秦淮茹,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秦淮茹像是被烫到了一般,赶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贾东旭正低头赶路,差点撞上秦淮茹,顿时懊恼了起来:“你是不是不想回家借粮食啊!”

    秦淮茹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解释却又没办法发出声音,只是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破旧的鞋子,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包袱。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继续走,到了前院,三大爷小眼睛眨么眨么的凑上来拦住了自行车。

    “爱国啊,这是给谁送的牛骨头?”

    “段里面发了点奖励,想着给老丈人送一些。”李爱国就知道三大爷要搞什么幺蛾子。

    果然,三大爷听了这话后,转身拎出来三条小鱼:“这牛骨头太硬了,你老丈人肯定啃不动。还不如换成鱼,这鱼别看小,炖成鱼汤可是大补。今儿三大爷算是让你占个便宜,三条大鱼换你两根骨头,怎么样?”

    “不怎么样。”

    三大爷话音刚落,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立刻走了。

    三大爷伸出手朝着李爱国的放下,挥了挥:“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我可是好意啊!”

    三大妈:“.”

    她扭过了头去。

    裁缝铺此时很热闹,陈行甲和陈行乙两家人全都来了。

    陈方轩那边因为听了陈雪茹的意见,提前购买了一批粮食藏在了地窖里,所以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要好。

    两家人经常过来“打秋风”。

    这年月分了家还是一家人,更别说陈家没分家了,也没那么多讲究,陈方轩也不可能有意见。

    等到李爱国和陈雪茹到来,自然是更加热闹了。

    这次李爱国又带了不少东西,大嫂和二嫂都喜得眉眼弯弯。

    跟以往不同,这次大嫂见到精白面和牛骨头也不敢再大声嚷嚷了,而是悄悄帮着拎到了屋里面。

    陈方轩有些担心的看着李爱国:“爱国,这又是精白面,又是牛骨头的,你没犯错误吧?”

    “爹,您放心吧,这是爱国哥所在的包乘组得了全国先进包乘组,机务段里面给的奖励。”陈雪茹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陈方轩这才算是放下了心。

    那么多精白面和牛大骨,要是被人揪住了小辫子,那就麻烦了。

    随后,李爱国把从保加利亚带回来的小礼物分给了众人。

    保加利亚没有什么有名的特色礼物,最有名的精油肯定不能带回来。

    好在铁组开大会的时候,组委会给参会者准备了不少纪念品。

    其中有铁质徽章,徽章上面有铁组的标志,红色的旗帜和1959的字样,看上去倒是不错。

    大哥和二哥分到了两枚徽章,显得特别的高兴,这玩意别在身上,走在大街上特别有面子。

    大嫂和二嫂的则是一种名叫“三月花”的手工小饰品。

    它由红白两色绒线编制而成,代表着对家人的祝福,传说可以驱赶冬天,迎接春天。

    李爱国拿出来的两枚,是参加斯拉夫切夫儿子生日宴会的时候,斯拉夫切夫的妻子,那个善良的保加利亚女人送给他的。

    据说还是她亲手编制而成,特别具备保加利亚特色。

    大嫂和二嫂也显得很高兴。

    “这小玩意可真精致。”

    大嫂将三月花小心的藏走衣兜里:“等上了班,我要带给我们班组的姐妹们瞧瞧,这可是从国外带回来的东西。”

    李爱国清楚大嫂的性子,再加上这些东西全都通过了外事部门的鉴别,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他给陈雪茹使个眼色,陈雪茹从帆布兜里取出一瓶酒递给了陈方轩。

    “爹,这是爱国送你的酒。”

    看着酒瓶上的保加利亚语,陈方轩嗔怪道:“我这么大年纪,还要什么礼物啊。你们就是喜欢乱花钱。”

    嘴上抱怨,他却紧紧的攥住了酒瓶子。

    甭管这酒的味道怎么样,摆在家里当个装饰品,足能让那帮老伙计们眼馋了。

    几人闲聊几句,陈雪茹跟大嫂和二嫂去逗弄小九斤了,李爱国则跟陈行甲和陈行乙闲扯了起来。

    陈行甲在木材厂,现在虽然升任了研究员,口粮还是削减了不少。

    大嫂还要经常帮补娘家,他家的日子过得比较难。

    陈行乙在长辛店机车厂,因为现在有机车外销计划,长辛店机车厂负责制造火车车厢,所以上面特意拨了一大批粮食,家里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陈行甲点上根烟说:“也不知道明年怎么样?现在每天厂里面的食堂也开始限量了,每天定量二两粮食。我们搞技术的还好,车间里的工人干的活儿比较重,已经有点受不了了。”

    “明年的情况估计也不会太好。”李爱国抽口烟道:“不过也不用担心,咱们家短不了吃喝,只是别对外张扬。”

    陈行甲和陈行乙都不是傻子,其实早就从陈方轩那里看出了端倪。

    谁家过年能连着吃三顿饺子?

    还都是白面包的饺子,里面有肉。

    他们原以为藏粮食是陈方轩的主意,现在想来这个妹夫也出了不少力。

    陈行甲和陈行乙互相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咱们得小心点,尽量过来吃,别带出去。”

    “大哥,这事儿咱们俩知道就行了,别告诉大嫂,我这边也瞒着媳妇儿。”

    “知道了。”

    陈方轩此时把粮食藏好,也从凑了过来:“爱国,你们大院里情况怎么样?”

    “基本上过得去,咱们这里是京城,有外地的粮食支援,只要省着点吃,也饿不死人。”李爱国道:“现在只是计划内物资短缺,等从外面采购到了粮食,情况就会好一点。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咱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李爱国倒不是故意安慰陈方轩。

    现在海克斯科技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港城跟袋鼠家,枫叶家等几家人进行了接触。

    只要打通了运输渠道,粮食船就能把粮食送来。

    铁道部也通过德铁和法铁进行了接触。

    跟前世相比较,能够进口的粮食数量将大幅增加。

    李爱国提醒:“还有鸽市那边也要少去,据说有人吞了粮食,准备在鸽市上卖高价,街道办里加强了巡查工作。”

    陈方轩点头:“爱国说得对,鸽子市那边儿整天抓人,咱们必须小心才行。”

    这会功夫,大嫂和二嫂做好了饭。

    主食是白米饭,搭配上牛骨头汤,中午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顿。

    ******

    四合院里,一大妈得知秦淮茹被贾张氏和秦淮茹逼着回家借粮食,在易中海耳边嘟囔:“贾家也太不像话了,农村能有多少粮食。”

    “贾家这次是真过不下去了,秦淮茹要是不回家借,就得跟咱家借,咱家的粮食还不够吃呢。”

    易中海早就知道了秦淮茹回乡的事儿,这次之所以没拦着,也是担心惹祸上身。

    现在看聋老太太低保户的资格被取消了。

    没有了额外的粮食,她那点粮食定量不够她自个造,全靠着易中海家。

    易中海要是再照顾贾家的话,日子肯定过不下去。

    搞不好还得让聋老太太出根小黄鱼,到鸽市上换成粮食。

    “可是秦家把粮食给了贾家,他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一大妈心地善良。

    易中海端起搪瓷缸子眯起眼睛:“放心吧,秦淮茹肯定能借到粮食。秦淮茹当初之所以离开李家,嫁到贾家,主要是老秦头的主意。

    他为了让秦淮茹继续在贾家待下去,就算是咬着呀也得帮补贾家。”

    事情的发展跟易中海预料的一样。

    傍晚,秦淮茹从娘家带回来了三十斤棒子面,十几斤干野菜。

    这些棒子面虽然不多,也够贾家支撑一阵子了,贾张氏难得在住户们面前表扬了秦淮茹娘家一句。

    “老秦头这人还算是像个亲家的样子。”

    住户们都清楚农村的情况,再看看秦淮茹红肿的双眼,哪能想不到秦淮茹回乡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接贾张氏的话茬。

    李爱国带着陈雪茹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中午在陈家吃的饱,李爱国晚上只是做了两碗棒子面粥,拿出大嫂送的咸菜,简单的凑合了一顿。

    吃完饭,李爱国拿了本书坐在门前肝书。

    在保加利亚耽误了不少时间,得争分夺秒多肝一点积分。

    许大茂哼着小曲拎拎着帆布包从外面走了进来。

    “爱国,看书呢?!”许大茂跟李爱国打招呼。

    “大茂哥啊,今儿下乡了?”李爱国看了看许大茂满脸春光的样子,就知道他又在乡下得了好东西。

    “到京郊的红星公社放了一场电影,哎吆,那些老乡们实在是太热情了,送了点山货。”

    要是在以往的话,许大茂总会抓出一把红枣送人,但是今天却有点反常,脸上笑呵呵的,却没有一点动作。

    注意引起了李爱国的注意,许大茂借口要回家给刘岚做饭,转过身一溜烟的跑了。

    “许大茂今天是怎么了?”连何雨水也看出许大茂不对劲,放下笔头子,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放下书本笑着问:“估计是得了什么好东西吧,甭管人家了。雨水你马上就要考高中了,复习的怎么样?”

    这年月还没有“中考”的称呼,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由教育局教育股(科)组织,进行统一考试,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六门,被称为“考高中”。

第725章 牛骨头,秦淮茹回乡借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