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走大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喜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用再装模作样的在家丁忧,于是他就去了审官院,报备一下自己上朝的日子。

    nbsp接连几个月在家,每天不用起的那么早。今天起这么早,这让他有些极度不适应。他嘟嘟囔囔的爬起来,自己穿好衣服,然后洗漱,看到饭桌上已经有热粥和鸡蛋咸菜等,就自己坐下来先吃了几口。他没注意到竹娘最近有些慵懒,现在她早早起来收拾好一切,就躺回到榻上继续睡了,不像以前那样能够一直忙碌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等他赶到皇宫列队,有不少官员都在和他打招呼,众人知道他家里有事,这时候并未祝贺他的官职差遣已经到了“计省”,只是拱了拱手算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nbsp蔡齐走到他跟前悄声说道:“近些日子朝堂里争执的极为厉害,李相公觉得丁相公给许多人安排的官职不公,所以每次朝会都要提及。”

    nbsp“李相公因为人员安排而发难?”韩清有些好奇道:“那丁相公怎么应对?”他对这个消息有些好奇,虽然老丁给自己弄了个盐铁部上班的差使,可是他自己并未觉得有啥好,现在不缺钱,而且在国子监太学馆这些地方也施展开,加入到了盐铁部,一切都是陌生的,去不去无所谓。

    nbsp“丁相公一意孤行呗。”蔡齐道。

    nbsp俩人正交头接耳悄声说话,看到丁谓曹利用以及李迪等人走向队伍,就停止了交谈,赶紧回到了自己队伍当中。

    nbsp上朝时候,他站在文官队伍当中,看到太子正襟危坐之上,屏风后面应该是坐着刘娥听政。

    nbsp臣子们现在对于要求刘娥另设一殿听政之事不再议论,因为刘娥已经把此事化解了。化解的方法其实就是根据韩清的提示。

    nbsp臣子们要求刘娥另设一殿听政,刘娥当众表示接受臣子们的建议。但是当太监雷允恭告诉众人,刘娥听政的地方是柔仪殿的时候,一干人等就傻了眼。

    nbsp柔仪殿是坐落在皇宫中的后苑,也就是禁中。这就是官家和自己的女人相处最私密的地方,在这种地方能出现有雄性荷尔蒙分泌的人,除了官家之外也就是太子了。而且这个太子是在年幼时分才行,等长到十二岁以后就要独自居住在太子宫了。至于太监这种无法分泌出雄激素的人造生物,是不能算在列的。

    nbsp既然是官家的和皇后妃子独处的地方,一般外臣绝对是不可能进入的。韩清最多也就是走到后苑的花园里,在刘娥与太子玩耍时候说过几句话。

    nbsp既然外臣不能随便进入后苑,那刘娥要在这里听政,岂不是明摆着给众人出难题吗?

    nbsp但是刘娥有话说:让本位听政一事乃是官家下旨的,你们非要让本位另设一殿听政,那我就在柔仪殿待着好了,你们来这里奏报吧。

    nbsp群臣叫苦,禁中岂能随随便便进?

    nbsp刘娥面无表情的回复:进不进来是你们的事,听政那可是我刘娥的事!反正本位已经做出最大让步,本来现在住在睿思殿,为了听政只好搬到了柔仪殿,就是为了让大臣们少走几步,你们怎么还要挑理?

    nbsp睿思殿是在禁中的西北角,东面就是坤宁殿。坤宁殿再往南是清居殿、柔仪殿、福宁殿和垂拱殿。

    nbsp刘娥这意思是从睿思殿搬到柔仪殿,就是为了离垂拱殿更近一些,你们这些大臣怎么这么不通情理?

    nbsp群臣面面相觑,别说柔仪殿了,即使是更近一些的福宁殿,有几个人敢进去?大家都知道,奏章最后的批阅就是刘娥而非现在监国的太子,倘若真的按照这样办,要累死多少太监每天忙着搬运奏章?更别提有些十万火急的奏报。

    nbsp后来双方各让一步,刘娥与太子每隔五天去承明殿听政一次,听取执政大臣对大宋的政务处理意见。

    nbsp本次的朝会没什么新意,仍旧是一些官员的任免安排以及人事调动,右谏议大夫张士逊为枢密副使,翰林学士刘筠不满丁谓擅权,请求外任,于是去做了庐州的知州;河阳知府孙奭请求卸任,说是要去给自己父亲养老。

    nbsp最让韩清诧异的是,丁谓提议加升林特为枢密副使,太子宾客。这林特可是丁谓的得力干将,怎么这时候才加封?

    nbsp其实这也是丁谓百秘而一疏,他炮制了一份名单提交给官家之后,唯独把林特给忘掉了,这让林特极为的失落与不满。为了安抚林特,丁谓在这次朝会上就提了出来。

    nbsp“丁相公,老夫认为林特加封一事可以暂缓。”李迪走出官员队伍看着他说道:“这林特去年晋升为右丞,今年又晋升为枢密副使,这有些太过于功利了。”

    nbsp“功利?李相公此话从何说起?”

    nbsp

    nbsp我在查阅李迪与丁谓在皇宫中打架之事,去图书馆翻阅了不少史料对照,突然才发现书中一项错误,就是刘娥所居住的柔仪殿。

    nbsp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158《东京大内》记载:柔仪殿,国初但名万岁后殿,章献后居之,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宝慈。景佑二年改柔仪。

    nbsp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出版过《玉海》一书。

    nbsp也就是说,起初的万岁后殿,刘娥居住之后改名叫崇徽,后来改名宝慈,景佑二年才改名为柔仪。

    nbsp本来我想立即改正错误,但是发现书中第一卷里就已经提到了柔仪殿,闹出个大乌龙,在这里向读者致歉。

    喜欢。

第91章 喜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