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在村里入户买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鲁康觉得厨房的香气比往日浓郁。

    nbsp他停下扫院子的活儿,深深吸了口气,是辣椒炒蛋的味道。

    nbsp泡了一夜的黄豆捞出洗净,放锅上蒸熟后铺在簸箕上,周舟撑开窗户喊:“鲁康,来,拿去屋外晾。”

    nbsp黄豆得冻一冻,炸出来才更加酥脆,今早吃不成了,郑则只能晚上回来才能吃到。

    nbsp辣椒炒蛋满满一碟子,照例夹了点阿爹爱吃的毛豆腐,昨天周婶子送来腊八蒜,周舟夹出来一瞧,确实是碧绿喜人的样子,也装了一碟子摆上桌。

    nbsp“辛哥儿,先给蛋黄舀点粥晾晾吧!”

    nbsp蛋黄长大了些,原本蹲在灶口还以为是一块没烧烬的小木疙瘩,要仔细看才能发现有猫,现在一坨胖乎地蹲着,显眼多了。

    nbsp馒头稠粥都摆上,早饭这就做好了,孟辛跑去喊大家。

    nbsp郑则坐下发现有新的吃食,伸筷子夹了一块蒜,这个也好久没吃到了,爽脆辛辣,边嚼边点头,不错。

    nbsp见周舟好奇地看他,郑则夹了一块作势要放他的碗里,周舟忙说:“不不,我不吃......”他才不要吃蒜头。

    nbsp郑则转而给他勺辣椒炒鸡蛋。

    nbsp郑老爹和鲁康很爱吃,咬一口蒜瓣儿啃一口馒头,再喝几口玉米碴子粥,浑身舒坦了,有了热乎吃食下肚,早上这才算开始。

    nbsp郑大娘感慨:“这腊八蒜久不久尝一次,还真挺好吃。”

    nbsp家人一起生活久了,口味逐渐一致,吃食也老几样,有时还真得靠邻里相赠才能尝到不同食物。

    nbsp早饭后郑则鲁康仍要出门收猪,周舟把吃食包好交给鲁康,天这么冷馒头怕是很快就冷了,他心疼地说:“你们快点回来,今晚阿娘说做闷咸鱼,还有炸黄豆。”

    nbsp鲁康肚里还热乎着,闻言又忍不住咽口水,当即应下,他一定提醒大哥早点回家!

    nbsp娘俩今日在家做年糕,大米混着糯米已经泡了一个晚上,郑老爹把院子角落的小石磨挪出来,刷洗干净,三人轮流磨米浆。

    nbsp一开始周舟以为石磨要使很大力气才能推开,郑大娘说不用,在一旁给他演示:第一圈推开后顺着力道,在下一圈开始时稍稍加点巧劲儿,石磨能轻松推动。

    nbsp周舟上手一试,果然如此,信心大增。

    nbsp白色的米浆流进铺好滤布的木桶里,木盆里泡着的米粒渐渐变少。

    nbsp郑大娘看周舟推石磨推得认真,问道:“家里从前做年糕吗?”

    nbsp“做的,我瞧见是直接蒸米,蒸熟放大石臼里头捣,趁热乎还可以揪下来,往里头填馅料。”

    nbsp郑大娘说也有这样的做法,“磨浆蒸粉,口感会更加细腻,切片烧菜也好吃。”

    nbsp“辣炒年糕好吃咧!”郑老爹在旁边搓麻绳说道。

    nbsp细细的麻绳搓出来一段,他身后的孟辛就立马卷起来,他手上棍子上已经卷了一圈。若要编成大麻绳光用手搓不出来,后续还得上别家借用工具。

    nbsp“嫂子?”林秋拍拍院门,见门没上栓就推开走进来。

    nbsp“家里还有笋干,给你们送点来。”林秋提着篮子来串门,熟门熟路找了椅子搬来到他们身边坐下。

    nbsp“真好,粥粥喜欢吃笋干咧,正好今晚做腊鱼吃,一块炖了。”郑大娘说完喊周舟先抓一把泡盆里,泡软了晚上好炖,又问林秋家里做年糕了吗?

    nbsp林秋改坐到周舟位置上,接过磨米浆的活,“做了,石头那家伙,去周家扛了小石磨回来,兄弟俩守一晚上磨好了,他第二天一大早又给人家扛回去。”

    nbsp郑大娘乐了:“建房子还不够他累的。”

    nbsp几人说说笑笑,米浆很快磨好了,密实的滤布兜住米浆,用绳子绑好后挂在屋檐下滴水,周舟让阿娘和秋叔聊会儿,自己打水清洗石磨。

    nbsp等忙完,他回房拿了阿娘那两丈棉布包好,针线一同放在篮子里盖好,鬼鬼祟祟伸头往堂屋喊:“阿娘,我去找月哥儿玩。”

    nbsp“哎。”见阿娘应声,他心虚地跑了。

    nbsp周舟从后门篱笆空地走的,他没有去往大树下,而是往村西走去。

    nbsp村西小树家。

    nbsp小树没有外出,在家里陪阿娘做事。

    nbsp娘俩坐在三婆婆生前住的房间,里头比堂屋暖和,方素把村民送来清洗的厚棉衣仔细拆开,小树把掏出来的棉花放进竹筐。

    nbsp棉花要好好保管的,就怕洗完后有人赖说棉花缺斤少两。

    nbsp方素干不了重活,平日靠缝补破损衣物、拆洗棉衣、纳制鞋底、绣手帕等活计赚钱,家里还有台手摇的老纺车,也可以为有织布机的人家代为纺线。

    nbsp“阿娘,我能洗,让我去洗吧。”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皮肤扎疼,阿娘洗完棉衣双手总是冻得红肿。

    nbsp“不用,阿娘能洗。闷不闷,要不要去玩?”

    nbsp方素慈爱地摸摸儿子脸蛋,暖和的。她怕小树还了那两顶帽子后伤心,就用攒起来的碎布给小树缝了一顶盖耳帽,虽没填棉花,也至少挡挡风。

    nbsp小树摇头,不去玩,他帮阿娘把好几件厚重的棉衣拆开,这才去厨房烧水蒸馒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灶口的火光映亮小小的厨房,上次把皮毛帽子还给大胡子后,他问为什么不戴头上,小树说阿娘不让,太贵重了,辣椒酱做到开春都抵不过来。

    nbsp大胡子没再说什么。

    nbsp要怎么才能让阿娘和大胡子见面呢?

    nbsp“小树,素姨?”

    nbsp周舟一个人做不来棉衣,况且还在这么短时间内。他昨晚苦恼,过年要赶不及送给阿娘了,郑则便给他出主意,说可以花钱让村里人帮忙做。

    nbsp他立马想到小树阿娘。

    nbsp屋里没有烧火烧炭,只比外头暖和一点。

    nbsp说明来意后,周舟问了最想知道的问题,七八天能做成吗?

    nbsp方素欣喜地说:“能做,要什么样式,谁穿?”

    nbsp周舟说是阿娘穿,把她平时的衣服尺寸告知方素,两人摊开棉布比划商量,说了好一会儿才定下,“棉花过两日我再送来。”

    nbsp“针线你都备好了,我收二十五文手工费。”

    nbsp见周舟干脆应下,方素更是欣喜感激,邀请他留下吃午饭,她家中只有一个幼子,开口并不冒昧。

    nbsp“周舟哥,一起吃午饭吧,我阿娘用辣椒酱炒菜很香的。”小树也说。

    nbsp“不了素姨,我还要回家干活咧!”

    nbsp很怕留下给两人添麻烦,周舟说完赶紧跑回家。心头一件重要的事妥当解决,他步伐都轻松许多。

    nbsp快走到家门口时他听到村长说:“够了够了,这么些就够用了。”

    nbsp村长怎么会来家里?

    nbsp还有道陌生粗犷的声音,是个汉子,正在答谢:“多谢婶子,多谢郑屠户。”

    nbsp周舟跨进院门时两人刚要离开,他喊了村长,村长说:“舟哥儿回来啦。”

    nbsp那个大胡子还对他点点头打招呼。

    nbsp“阿娘,李猎户来家里做什么?”

   &n

第115章 在村里入户买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