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一切要从一车春笋说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但凡活着,就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这是前提。”

    nbsp“是你先对别人有所求,就不能怪别人对你提要求,涉及利益你争我抢皆属正常,这是其次。”

    nbsp“你站在什么位置思考,你就能得到什么答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nbsp周爹说完沉默几瞬,他看着面前端坐的年轻人,似乎是在想要如何才能引导他想得再深些、再远些。

    nbsp樵歌沟的问题不大,这点事根本不算事,甚至不能称之为难题。

    nbsp对周爹来说,教郑则抛开个人主观情绪解决问题,身处矛盾保持脑子清醒,转变他固有看待事情的角度,才是这次谈话的重点。

    nbsp“小则,当初决定要给樵歌沟修路是为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nbsp郑则当然记得,为了钱。

    nbsp他出发白石滩前,夫夫俩有坐下来好好商量收笋干和修路的事,家里的钱是两人的,来路和去向自然要说清楚。

    nbsp郑则没有因为夫郎年纪小而对他隐瞒自己的困扰,更没有因为是“丈夫”身份而羞耻于袒露自己的犹豫和困扰,面对这次修路的矛盾,两人捋顺始末重新分析。

    nbsp当初郑则在古陂村收猪未果意外收了一车春笋,拉去镇上卖掉小赚一笔,可惜春笋是时令食物只能在固定时节吃到,其他季节想尝笋味只有笋干......他由此受到启发前往干货店探看,果然笋干价格远远高出春笋,加之根据往年冬天笋干在北地人家饭桌上出现的次数判断,郑则直觉有利可图。

    nbsp他吸取去年冬天在丰乐镇收瓜子的经验,掐着点在春笋制成的时间去收货,没想古陂村的笋干已被其他商贩早一步收走。

    nbsp这个消息让郑则再次确定倒卖笋干有赚头,也是这次错失先机,郑则无意中迎来了更大的机遇。

    nbsp他在山路崎岖无人问津的村子轻松收到第一批笋干,而这样的村子在这偏僻的地界有三个。

    nbsp做生意的人不傻,郑则才开始倒卖第一年,他能想到的其他商贩用不了多久也能想到,在周爹的提醒下,可以通过帮忙修路换取笋干收购权,以抢占先机。

    nbsp但是路还没开始修,和村民的商谈已经这么麻烦。

    nbsp周舟想不到这么远,他当时问:“为什么一定要修路?用东西和村民换不行吗,就像他们愿意换咸鸭蛋。”

    nbsp为什么要修路,因为想赚钱;那为什么一定要选修路,郑则点点圆桌上的的纸张,上面写着“人心所向”。

    nbsp郑则:“你想要的东西,得用别人同等渴望的东西交换。”

    nbsp咸鸭蛋常见,柴米油盐商贩同样易得,而商贩想要的低价笋干只有村民有,村民呢,村民可不管来卖东西的人是谁,换也好卖也好,银钱落口袋给哪位商贩都一样。

    nbsp但修路不同,樵歌村的村民苦于村子道路久矣,他们对修路的渴望是三个村子中最强烈的。

    nbsp修路的意愿和契约的签订可以形成利益捆绑。

    nbsp但村民的反应让郑则产生了一瞬的犹豫。

    nbsp他的犹豫并非是放弃修路,而是犹豫这个决定对他的收货生意是否真的正确。

    nbsp负责修一条路对于年轻的郑则来说,实在是太大的一件事。

    nbsp周舟苦恼自己没办法帮到郑则,就哄劝他去找爹爹帮忙,“爹爹会给你答案。”

    nbsp周爹点头:“就是为了钱。”

    nbsp他敲敲桌子震声说道:“既然你疑惑,阿爹就明确告诉你,这事儿能做,这事儿正确。”

    nbsp根据郑则所描述三个村子的情况,周爹把他提出是否能换个村子修路的想法驳回。反问道:“你是觉得樵歌沟村民难缠,还是觉得另外两个村子笋干价值更高,才想换?”

    nbsp“两者都有。”

    nbsp郑则收笋干几乎花光了积攒的银钱,但由此他也摸清了三个村子的笋干出货量。

    nbsp圪节村位处两山之间,土地贫瘠村子两边是绵延的竹林,他们村收到的笋干最多,该村地势高,村民爬坡不易,他们也需要修路。

    nbsp周爹按照郑则的描述在纸张上划出三个村子的大概地形,“是这样吗?”

    nbsp郑则点头说是。

    nbsp“只看到明雷,没瞧见暗礁,才会产生另外两个村子修路更容易的错觉。”

    nbsp临泉村本来有路,但村口巨石林立、拐弯狭窄众多,牛车勉强进入但实在考验人畜耐力,如果要修路,除非绕开这一处改道修路,否则不论是拓宽道路还是弯路改直,凿壁破石,这路没个一年半载修不成。

    nbsp“且临泉村不信任外人,签契约对别村子来说是保障,于他们而言可能是威胁,村里孩子出过事,与他们做生意还得祈祷村里小孩不出意外,否则第一个怪的就是你。”

    nbsp周爹指着弯弯绕绕的墨痕,说:“村子易守难攻,若真的闹翻了,就算有官府的红印见证你也讨不着好。”

    nbsp这番话,竟和周舟那日进村无意说的那句话“全军覆没还走不到村里”应和了。

    nbsp郑则闻言叹了口气,做生意竟是这么难吗,他手肘撑在圆桌上指指圪节村问:“阿爹,这个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周爹没着急回答,他亲自给郑则倒了一杯茶水,这孩子之前都是种地杀猪出摊,近一年才开始收货,已经很厉害了,周爹不怪他。

    nbsp郑则看着面前的茶杯,顿了顿,最后还是端起来喝掉了......大不了今晚再继续在院子里绕圈。

    nbsp圪节村笋干多,可修路的风险比临泉村大。

    nbsp绿林没去破坏它,山道没去惊动它,圪节村的村民在山坡上安稳住着,但若是修路,惊山动土开荒辟道,很难保证不出事啊。

    nbsp“山坡上修路,不能修得直上直下,就得保持蜿蜒盘旋......你在响水村何处见过这样的路?”

    nbsp郑则摇头。

    nbsp“这样的路,是村民挖两锄头修成吗?”

    nbsp郑则再次摇头。

    nbsp这回不用周爹帮手,他自己往杯子里倒了茶,咕噜咕噜一口气喝掉,他已经被问得满身大汗。

    nbsp樵歌沟的路他尚且可以召集人手自己动手修,圪节的路官府怕是都不敢接手。

    nbsp“若你坚持要修,之后每次天上落雨、就算是半夜你也得睁着眼睛祈祷,祈祷天明后这路万无一失,若有差池,你一家赔上阿爹一家都抵不了一个村子的人。”

    nbsp周爹语重心长地说:“明雷易见、暗礁难防,照阿爹来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樵歌沟更好破口。”

  &nb

第188章 一切要从一车春笋说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