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阳市《龙城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辽宁省朝阳市西部,有一片总面积达704.2平方公里的区域,它就是龙城区。这里不仅是朝阳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融合了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壮丽景观与独特风情的地方。龙城区四周与北票市、朝阳县、双塔区接壤,其下辖3个街道、6个镇nbsp,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探索。
nbsp一、乡镇风采
nbsp西大营子镇
nbsp西大营子镇地处龙城区近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约[X]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地肥沃,农业基础扎实。这里的主导产业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蔬菜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种植的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各类蔬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周边城市。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西大营子镇的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一些小型的机械加工、建材生产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nbsp召都巴镇
nbsp召都巴镇位于龙城区东北部,总面积[X]平方公里。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开采和加工曾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召都巴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巩固矿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小米、豆类等,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市场欢迎。镇内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每逢节假日,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民俗风情。
nbsp大平房镇
nbsp大平房镇地处大凌河西岸,位于龙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nbsp。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平房高中成立于1957年,曾是远近闻名的省属重点高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大平房镇的农业以种植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水果种植也颇具规模,苹果、梨等水果口感鲜美,每年秋季丰收时节,吸引众多水果批发商前来采购。此外,大平房镇还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nbsp联合镇
nbsp联合镇下辖多个村庄,各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联合镇注重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近年来,联合镇还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nbsp边杖子镇
nbsp边杖子镇地形地貌多样,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全镇总面积[X]平方公里,山地资源丰富,林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山上种植着大量的松树、杨树、果树等,不仅起到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还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边杖子镇还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如养牛、养羊等,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此外,边杖子镇利用靠近城市的优势,发展城郊型农业,为城市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nbsp七道泉子镇
nbsp七道泉子镇位于龙城区东部,是龙城区的重要城镇之一。全镇总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较为密集。七道泉子镇的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塑料制品、建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拥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七道泉子镇的商业也较为繁荣,镇内有多个集贸市场和商业街,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此外,七道泉子镇还注重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拥有多所学校和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
nbsp二、历史脉络:岁月沉淀的厚重记忆
nbsp龙城区之名,传承自朝阳市历史名称——龙城。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这里属辽西郡柳城县境内,县治位于今朝阳县柳城遗址处,中原文化的种子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播撒。
nbsp西晋时期,龙城区属平州昌黎郡柳城县境内,随着中原政权的更迭和民族迁徙,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
nbsp东晋十六国时期是龙城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封建割据王朝均以龙城为都,前后达百年之久。据《晋书》和《十六国春秋》记载,公元341年1月,前燕王慕容皝派大臣阳裕、唐柱,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造新都,改柳城为“龙城”。公元342年10月,慕容皝自棘城迁都于龙城。后因见黑白二龙在城东龙山(今凤凰山)顶戏翔,慕容皝设坛祭祀,并派人在龙山上建造了龙翔寺,又把新宫命名为“和龙宫”。慕容皝在龙城内建造承乾殿、祖庙,还建立能容纳千余名学生的皇家学府——东庠,令皇戚与世家大臣子弟进学,并亲自讲学考试,选拔人才。在慕容皝的治理下,前燕成为北方强大的政权,燕都龙城也成为东北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中心。此后,慕容儁继为燕王,仍都龙城,后来虽迁都,但龙城始终作为前燕的留都,并号为“龙都”。前燕鼎盛时期,疆土辽阔,南与东晋对峙,西北与前秦抗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83年,前秦淝水之战败北,慕容垂乘机起兵,建立后燕,并派子慕容农、慕容隆回龙城镇守,重修龙城宗庙及留台。公元397年,北魏攻破后燕中山,慕容宝逃回龙城,再次建都于此。公元401年,慕容熙继承王位,在龙城大兴土木,建造承华殿、洪光门和广袤十余里的皇家园林龙腾苑。当时的龙城规模宏伟,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有和龙宫、东庠、东园、祖庙、社坛以及众多华丽的皇宫建筑,城外还有龙腾苑,苑内筑有景云山,建有逍遥宫、甘露殿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nbsp公元407年,汉人中卫将军冯跋在龙城发动政变,自立为天王,国号北燕,仍以龙城为国都。冯跋去世后,其弟冯弘自立为王,改龙城为黄龙城,向南朝刘宋政权称臣,刘宋王朝封其为黄龙国王。公元436年,北魏兵攻入龙城,灭了北燕,统一北方,历经前燕、后燕、北燕三个王朝近百年经营建设的龙城故都在战火中被焚毁nbsp。
nbsp北魏时期,龙城区属营州昌黎郡龙城县境内,营州、昌黎郡及龙城县治所均位于“和龙城”,即今朝阳市老城区。隋朝时,属营州龙城县境内,开皇年间,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复改为柳城县,隋炀帝废州,设柳城郡。唐朝时,属营州都督府境内,今辖区东北部隶柳城县(今朝阳市区),西南部隶崇州(今龙城区大平房镇)。辽朝时,属兴中府(原霸州彰武军)境内,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县,西南部隶建州永霸县(今龙城区大平房镇建州城址处)。金朝时,属北京路东境,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府,西南部隶建州。元朝时,属大宁路东境,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州,西南部隶建州。明朝时,属营州卫地,今辖区东北部隶营州前屯卫(今朝阳市区),西南部隶营州右屯卫(今龙城区大平房镇),永乐年间俱废入蒙古朵颜部。
nbsp清朝时期,龙城区属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辖地,乾隆年间设三座塔厅,后改设朝阳县。民国时期,属热河省朝阳县地年,属辽宁省朝阳市地;1964年,撤销朝阳市,并入朝阳县,设立朝阳专区,专署驻朝阳县;1970年,朝阳专区改称朝阳地区;197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复设朝阳市(1980年6月正式成立),朝阳市由朝阳地区领导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朝阳市恢复升格为省辖地级市,设立双塔、龙城两个区,将朝阳县的长宝营子、西大营子、他拉皋、边杖子四个乡划归朝阳市,和原朝阳市七道泉子乡合并设立龙城区;1984年9月,龙城区正式成立,同时撤销西大营子乡、七道泉子乡,设立西大营子镇、七道泉子镇。此后,龙城区的行政区划又经历了多次调整。
nbsp三、历史人物:闪耀时代的光辉
nbsp在龙城区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皝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位。作为前燕的建立者,他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慕容皝重用汉族士人,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农业方面,他重视生产,兴修水利,使前燕的经济得以繁荣发展;军事上,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增强了前燕的实力,让龙城成为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对东北地区的统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nbsp。
nbsp冯跋也是龙城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出身汉族,在慕容熙统治后期,眼见其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于是发动政变,推翻慕容熙,建立北燕政权。冯跋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吏治,使得北燕在战乱之后逐渐恢复生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冯跋还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崇儒家思想,为龙城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nbsp四、必游景点:邂逅历史与自然之美
nbsp八棱观塔
nbsp八棱观塔位于龙城区,是辽代建筑的杰出代表。这座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通高约[X]米,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塔基为须弥座式,雕刻着精美的花卉、神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造型逼真,展现了辽代高超的雕刻技艺。塔身每面都有佛龛,龛内供奉着佛像,佛像面容慈祥,神态各异。塔檐层层叠叠,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给人以庄重而又灵动的美感。八棱观塔不仅是一座佛教建筑,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瑰宝,承载着辽代的历史与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物爱好者前来观赏、研究。
nbsp黄花滩塔
nbsp黄花滩塔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砖塔,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塔身上的浮雕和佛像,虽然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周围的自然风光优美,田野环绕,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塔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让人不禁沉醉在这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氛围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燕山湖风景区
nbsp燕山湖风景区水域面积广阔,湖水清澈碧绿,周围群山环抱,景色秀丽。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春天,岸边柳树依依,桃花盛开,一片
第2章 朝阳市《龙城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