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波涛又起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谭威垂眸盯着青砖缝隙里的阴影,脑中飞速推演着崇祯可能的决策。

    nbsp他料定若新军不投入西北战场,前敌总指挥的人选必然在自己与风州都督黄崇之间抉择。

    nbsp黄崇用兵素来保守,每次作战都要确保十成把握才肯出兵,而自己麾下的圭圣军,靠着淳水之战以少胜多的战绩,早已在朝堂上树立起敢打硬仗的名声。

    nbsp“陛下,臣请战!”

    nbsp谭威突然上前一步,声音很是坚定。

    nbsp“西北现有三万精锐,加上附属军兵力,臣愿立军令状,定将两万蒙古军全歼于疆门!”

    nbsp他的扫过殿内众人,捕捉到杨嗣昌眼中一闪而过的松气,看来自己得配合一下了。

    nbsp崇祯皇帝摩挲着龙椅扶手,指节在檀木上敲出轻响。谭威的主动请缨正中下怀,比起畏首畏尾的黄崇,他更需要一个敢战之人稳住西北局势。

    nbsp“好!”皇帝猛地起身“朕命你为西北面行营都帅,总领西北诸镇军队!黄崇为都属,听你调遣。王方!即刻筹备军饷粮草,不得有误!”

    nbsp旨意下达的瞬间,谭威感受到刘闻言投来的赞许目光。他心中却并无太多喜悦,合着全场为了他这碟醋,才包了这顿饺子。

    nbsp与此同时,京师张家大院,军情营负责人杜风正迎着晨光打拳。他的动作刚劲利落,每一拳挥出都带起破空之声。

    nbsp这座看似普通的三进院落,实则是军情处最隐秘的据点,连院墙下的青石板都藏着暗格,可随时报警,各处暗哨无数。

    nbsp打完一趟拳,杜风正沿着回廊散步。晨光斜斜地洒在廊下,映得他腰间的短刃泛着冷光。

    nbsp想起老仆项三夫妇,他不禁摇头失笑。那对夫妻整日装聋作哑,实则是军情营的眼线,每次传递消息时都要扮成吵架的模样,滑稽得很。

    nbsp走到池塘边,他随手折下根柳条,将枝叶捋去,把光秃秃的枝条抛入水中。锦鲤们立刻簇拥上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nbsp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杜风正警觉地转身,却见一名女子端着碗踉跄后退,粥汤泼在裙角也浑然不觉。

    nbsp两人对视的瞬间,女子眼中闪过惊恐。杜风正一眼认出她就是新来的女眷之一,半月前还在刑部大牢等候充入教坊司,如今却成了张家大院的“丫鬟”。

    nbsp这些无家可归的女子,本是军情营安置的特勤,她们或为罪臣之女,或为落难闺秀,表面上在大院做些粗活,实则为军情营提供掩护。

    nbsp有人借着洗衣的机会传递消息,有人扮成厨娘偷听往来客商的谈话。

    nbsp她们的悲惨处境,竟与这座承载着秘密职能的大院,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契合,同样见不得光,同样在黑暗中蛰伏,等待着被启用的那一天。

    nbsp杜风正看着女子慌乱地收拾碗盏,忽然开口:

    nbsp“小心些,别烫着。”

    nbsp女子受惊地抬头,眼中的惶恐慢慢化作疑惑。

    nbsp。。。。。。

    nbsp英娘处理孙枫林后,本来依照自愿原则遣散了那些犯官女眷,有些尚背负着教坊司官妓身份的则尽量脱籍,但是还是有很多无处可去的,经过严格审核后就留在了张家大院做内勤,也作为后备人员进行集训。

    nbsp随着谭威特务制度的完善,英娘还主动让人去教坊司解救部分可用之人,既是善心,也是别有用心。

    nbsp比如眼前的女子,就是留在大院的教坊司人员。

    nbsp“你可是梅晓雪?”

    nbsp杜风正声音不自觉放柔,女子再次惊恐地抬头,待看清他的面容,泪水决堤般涌出:

    nbsp“杜大人。。。nbsp我爹娘都没了,如今我无处可去,我不想做官妓。。。”

    nbsp她哽咽着,杜风正心中一阵绞痛,虽说只与她的父亲有过一面之缘,但是她父亲也算是廉吏,想起陷入党争而落马的那个梅仲元,杜风正毅然道:

    nbsp“若你不嫌弃,便做我义侄女,我自会护你周全。”

    nbsp话音未落,一名圭圣军亲卫策马闯入,翻身下马时腰间的铜铃叮当作响:

    nbsp“杜大人!都督有紧急命令,速去谭府!”

    nbsp杜风正顾不上与梅晓雪多说,随手扯下腰间钱袋塞给她,便疾步往府外走去。腹中传来的饥饿感被抛诸脑后,他一边大步流星地赶路,一边在心中飞速盘算:

    nbsp“难道是朝廷调动出了变故?西北之事,朝廷不应该做儿戏的。。。”

    nbsp赶到谭府时,管家神色凝重地拦住他:

    nbsp“都督进宫去了,您先在书房等候。”

    nbsp杜风正踏入书房,目光立刻被墙上的大幅地图吸引。漠西各部聚居地被用不同颜色的朱砂标记,可萨部族所在之处,红圈格外醒目。

    nbsp他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划过地图上清水河的位置,那里的朱砂似乎还未干透,晕染出不祥的暗红色。

    nbsp日头渐渐上头,肚子里的饥饿感愈发强烈,可杜风正却无心进食。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桌上的茶盏早已凉透,倒映着他焦虑不安的面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终于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杜风正猛地转身,只见谭威沉着脸走进书房,眉头紧锁,眼神中带着少见的凝重。

    nbsp看到上司这副模样,杜风正心中咯噔一下,喉咙发紧。以往无论面对怎样的危局,谭威都能镇定自若,如今这般神色,只怕西北战事,要有重大的朝廷调整了。

    nbsp谭威将手中的密报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盏里的残茶泼溅而出。杜风正望着上司阴沉的脸色,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nbsp“靖远。”

    nbsp谭威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淬了冰.

    nbsp“百姓多少?守将是谁?兵力几何?地势如何?交通要道有几条?”

    nbsp一连串的问题如利箭般射来,杜风正只觉脑袋“嗡”地一声。他强作镇定,努力回忆着数据:

    nbsp“回...nbsp回都督,靖远百姓约两万三千户,守将是...nbsp是陈...”

    nbsp话音未落,谭威已猛地起身,椅子在青砖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nbsp“连这点数据都对不上?你的数据至少是三年前的了。”

    nbsp谭威绕着他缓缓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杜风正的心上。

    nbsp“漠西散部与兰州蒙古在固原激战,军情营三日后才报讯,可萨部突袭瓜州,你们竟比土甘守军还晚得到消息!”

    nbsp杜风正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脖颈滑进衣领,他知道,这些的确是军情营的失职,但谭威如此雷霆之怒,恐怕还有更深的用意,军情营近年来

第218章 波涛又起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