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橡胶的踪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相比于欧洲采邑制度之下的低烈度战争,秦国这边的战争规模,动辄发兵万人。
nbsp再加上秦律不予许私人藏甲,发放的铠甲武器在作战完毕之后,需要重新登记返还武库。
nbsp这就要求铠甲必然是统一制式,以此来降低后续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nbsp而扎甲,则完美符合这一要求。
nbsp毕竟它是由一片一片的金属甲片编织而成,在秦国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下,甲片和甲片的规格一致,可以自由替换。
nbsp只要掌握了编织甲片的技巧,士兵可以自己动手修复损坏的盔甲,完全不会影响随时可能打响的战斗。
nbsp扶苏听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继续向炼铁区内部走着。
nbsp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完全变了个模样的炼焦炉。
nbsp最早的时候,扶苏所设计的炼焦炉,是最简单的露天法,既将大量煤炭在地上堆好,上面盖上木柴引火,几天后就得到了焦炭。
nbsp除了污染环境,以及能源消耗过大之外,简单粗暴,易于操作。
nbsp不过等到耐火砖和水泥搞出来了之后,炼焦炉的构造得到进一步改进。
nbsp虽然炼焦的时间长了一点,但炼焦率却大幅提升,而且再加了一套水冷系统后,也可以回收一些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
nbsp而煤焦油,才是扶苏最为重视的。
nbsp他在穿越前,曾经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过,橡胶的来源,不仅仅是生长于美洲的橡胶树,在蒲公英的根部,也可以提取出类似橡胶的成分。
nbsp有了橡胶,超薄款……呸,胶鞋、轮胎、灌溉胶管就有了!
nbsp因为标题足够引人瞩目,所以扶苏清楚的记得,那种蒲公英被称为俄罗斯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寒带、温带和热带地区。
nbsp而这种蒲公英的原产地是哈萨克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大宛国!
nbsp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nbsp苜蓿草、汗血马、蒲公英,单凭这三样,足够让扶苏以‘强制附庸的借口对他宣战了……
nbsp扶苏给大宛记下了他们的取死之道,然后看向远处堆积如山的砖块。
nbsp这是利用炼焦时产生的余热,所烧制的转头。
nbsp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搭建炼铁高炉的耐火砖。
nbsp扶苏打算积攒够足够的材料和掌握炼铁等技术的工师后,在三川郡开二矿……
nbsp地点就在洛水北岸的宜阳,这里曾经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旧都,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冶铁城市!
nbsp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开第二个工业中心,一来靠近河流,有水力之便;
nbsp二来烧制出的水泥砖头,可以用来加固三川郡的关隘,并且将从咸阳向东的驰道,用水泥铺一遍。
nbsp毕竟这是咸阳的东大门,敖仓更是重中之重!
nbsp一旦天下有变,三川郡也可以凭借坚固城防迟滞叛军行动,为咸阳大军出关平叛赢取时间!
nbsp嗯,现在的三川郡守是李斯之子,李由。
nbsp按照家族谱系,扶苏应该称他一声伯姊夫,或大舅子……
nbspps:感谢‘吃西瓜不吐西瓜皮的月票!
喜欢。
第115章 橡胶的踪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