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6章 苏谨失宠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景清案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nbsp苏谨也照样上朝、下朝,但散朝后去武英殿的次数却明显开始减少。

    nbsp许多人在猜,是不是因为景清案的影响,一向‘简在帝心的酷吏苏,终于得罪了皇帝?

    nbsp但这一次他们学聪明了,没有急着弹劾苏谨、挑拨离间,而是继续观望。

    nbsp唯有苏谨心里清楚,这是朱棣跟他‘闹脾气呢。

    nbsp而且,景清死后,御史台御史大夫一职悬置,朱棣准备如何处置御史台,他也不想参与。

    nbsp御史台是朱棣留给景清的位置,与都察院并举。

    nbsp但实际情况却是,李仕鲁无心与他争权,精力基本都放在刑部。

    nbsp正因如此,御史台的风头一直都压都察院一头,甚至有官员只惧御史台,不知都察院的戏言出现。

    nbsp但这一次,御史台还能保得住吗?

    nbsp不知不觉又是数日过去,春暖花开,整个南京一片欣欣向荣。

    nbsp但朝中却出现一个劲爆的改动————六部官员大迁徙!

    nbsp不吭不哈的朱棣,忽然就对六部官职动了手。

    nbsp第一个调令就是吏部。

    nbsp徐增寿这个吏部尚书职务不变,但朱棣却给他加了广宁中卫总兵官一职,即日上任。

    nbsp而在朝中接替他工作的,则是户部左侍郎蹇义。

    nbsp明眼人都知道,蹇义就是下一任吏部尚书,现在缺的不过是资历罢了。

    nbsp但这份调令中最令人疑惑的,还是徐增寿这个广宁中卫总兵官。

    nbsp广宁中卫就在辽东诸卫的身后,也就是山海关一带。

    nbsp与其说是为苏谨的辽东军保障后路,但谁又知道,是不是在他身后加了一道枷锁?

    nbsp以徐增寿定国公的身份,苏谨即便职高一筹,恐怕也调动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第二个大变动,居然还是朝廷最重要的部门——户部。

    nbsp户部尚书郑赐卸任,迁往他部。

    nbsp永乐朝,朱棣定下的规矩,重要部门天官不得连任,以防结党。

    nbsp郑赐虽然刚干了一年就调任,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nbsp但值得深思的是,他调任的新位置——工部尚书。

    nbsp原工部尚书苏谨卸任工部,再也不复‘一人双尚书的情况。

    nbsp这就难免会引人猜度,是不是陛下因景清案恶了苏谨?

    nbsp如果是真的,那可是真的——太好了!

    nbsp但他们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冷眼旁观。

    nbsp不过看到苏谨还站在文官首位,一脸老神在在的样子,腹内也忍不住有些嘀咕。

    nbsp这哪像失宠的样子啊?

    nbsp郑赐调任工部尚书后,原户部左侍郎郁新升任户部尚书,右侍郎夏元吉迁左侍郎。

    nbsp换个角度讲,郁新这个位置可以说是苏谨让出来的。

    nbsp户部动完,接着就是礼部。

    nbsp就在所有人盼着,是不是苏谨连礼部尚书的位置,都要丢掉的时候,却纷纷失望了。

    nbsp礼部尚书还是苏谨,只不过他的副手变成了杨士奇,任左侍郎。

    nbsp而另一个副手就更奇怪了,压根不是从文官里选出来的,而是一个武勋——张辅,荣国公张玉的儿子。

    nbsp呵,呵呵。

    nbsp看到这种任命,文官的嘴角都忍不住抽抽。

    nbsp寒窗苦读数十载,结果却比不上一个恩荫的武人?

    nbsp只有少数有心人,却看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喜欢。

第866章 苏谨失宠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