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0章 “高风亮节”的李太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翊钧想让海瑞进入圣贤庙中。

    nbsp这是他盘算许久的事情。

    nbsp按照常理来说,这个事情,应该是海瑞的身后事,此时,朱翊钧不讲,在海瑞去世之后,在做安排,才算合理。

    nbsp而朱翊钧终究还是忍不住,想把这个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告知了海瑞。

    nbsp儒家学说从孔子开始。

    nbsp而后曾子、子思、孟子、荀子都做延申、董仲舒、朱熹等人,开始按照这个学说的基础来发挥自己的思想。

    nbsp而武宗时期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算是让儒家学说,周而复始,自圆其说,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nbsp而海瑞,他是践行者。

    nbsp他可以告诉世人,儒家学说,不是只讲讲。

    nbsp虽然在思想上他不能跟孔子,王阳明等人相提并论,但自身的行为举止已经非常符合儒家描述出的意义上的圣人。

    nbsp当然,朱翊钧想捧海瑞,公心大,但也有一小部分的私心……私心就在于,朱翊钧还是没有跳出后世人对自己看法的圈子。

    nbsp海瑞百般劝解,一直都在推辞。

    nbsp但朱翊钧还是固执己见。

    nbsp往常的事情,朱翊钧能够说服海瑞,可这次进入圣贤庙的事情,海瑞是下定决心不受的。

    nbsp两人在乾清宫中争执了许久。

    nbsp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nbsp朱翊钧眼瞧着自己说服不了海瑞,再加上他也知道,都察院正是多事之秋。

    nbsp朱翊钧说道:“海爱卿,今日暂且先到这儿吧,你先退下,容朕再想想。”

    nbsp海瑞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nbsp朱翊钧目送着海瑞离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门之外,这才缓缓回头过来,看向冯保:“大伴,你说,当一个读书人,谁不想名留千经史,着书立说,留名千古呢,为何海师傅就不愿接受朕的一番好意呢?”

    nbsp冯保微微低头,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人各有图。海大人一生刚正不阿,行事只遵循自己内心的道义,他或许并不看重这身后的虚名。在他心中,践行儒家之道,为百姓谋福祉,才是真正的圣人之举。”

    nbsp而冯保的回答,想来并不让朱翊钧满意,他又看向了陈矩问道:“陈矩,你来讲一讲……”

    nbsp一旁的陈矩也微微颔首,开口说道:“陛下,海都御史一生清廉,言行合一,他所认为的圣人,必定是要达到极高的道德境界,他或许觉得自己还未达到那个高度……”

    nbsp“当然,也有可能是海都御史认为,圣人不一定是真的圣人,人终究是人,终究都有七情六欲啊……”

    nbsp“奴婢说的多了些,陛下恕罪。”

    nbsp朱翊钧听完陈矩的话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你这话倒是有些深度……”

    nbsp说完之后,朱翊钧便回到了御案前坐下,而后,拿起一份奏疏,认真查看起来。

    nbsp这时,冯保低声说道:“陛下,武勋贵胄那边,泰宁侯、武定侯等几位侯爷都上了奏书,直接送到了司礼监,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nbsp朱翊钧抬了抬眼,问道:“是不是都是请罪的呀?”

    nbsp冯宝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圣明,确实都是请罪的奏书,不过,请的罪,也都是小节而已……”

    nbsp朱翊钧轻轻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奏疏放下,说道:“朕就不看了,都退回去吧。告诉他们,让他们以后谨言慎行,切莫再犯这些小错。朝廷念在他们祖上有功,这次就不予追究了。但若是再有下次,朕可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了……”

    nbsp冯宝连忙应道:“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办。”

    nbsp人人都说杀鸡儆猴,可这次,海瑞杀的是猴,吓得是鸡……可从两个方面体现这一句话,第一方面就是皇帝对于勋贵们,犯下的滔天大罪,是零容忍的,这是政治态度,也是现实情况……第二个方面,也是更深层的,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角度切入,杀鸡能够吓住猴子,但杀猴子却很难吓住鸡,即便吓着了,鸡子这么大的脑袋,又能记多久。

    nbsp从海瑞抓人,审问,到今日的斩杀,已经过去了八天的时间了。
第480章 “高风亮节”的李太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