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任时光里的布鲁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Wind Of Change》[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风),收录于《CrazynbspWorld》(疯狂的世界专辑。是从广州波波这里淘来为数不多好听又好销的带子之一。当然,我说的好听是从旋律性和演唱、配器等方面考虑的,其实这盒卡带背景更有意义——晓宇马上给我补了一课:

    nbsp“Scorpions成立于德国工业重地汉诺威。虽也属于重金属,但主唱KlausnbspMeine(克劳森·梅内)的声线优美,歌曲的旋律感很强,没有印象中重金属的嘈杂纷乱,是流派里的一股清泉。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这首《WindnbspOfnbspChange》即是为此而作,显示了东西方阵营对大融合人们的憧憬与迷茫,随后东西德国完成了统一。”

    nbsp“Listeningnbsptonbspthenbspwindnbspofnbspchange(听着变革的风信)

    nbspThenbspworldnbspisnbspclosingnbspin(世界在接近)

    nbspDidnbspyounbspevernbspthink(你曾经能否想象)

    nbspThatnbspwenbspcouldnbspbenbspsonbspclose,nbsplikenbspbrothers(我们有一天会如此亲近,就像兄弟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Thenbspfuture39;snbspinnbspthenbspair…(未来的憧憬在空气中洋溢)”

    nbsp“说得那么好你们也来一盒啊。”我没忘记我是干嘛的。

    nbsp“早有了——拷贝带。”!福涛憨笑着说:“穷学生,苦啊!”

    nbsp就在我们这次聊天没几天,“老大哥”苏联也解体了。世界正在变革之中,冷战瓦解,四海融合,以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我很荣幸能生长在这个时代。

    nbsp这时录像部徐老板下班骑着自行车来到店里,看柜台前挤着五大三粗、瘦如竹竿的奇出古怪之人,眼光有点不快。

    nbsp福涛、晓宇告辞走了,张凡还留在店里。一会功夫,他在我销售日报表背面写了满满三页,把我所有陈列的外文唱片卡带都翻译了一遍:专辑名、演唱者、出版唱片公司等。

    nbsp因不想再次麻烦光,我是靠查英汉字典才费劲地翻译了一些相对热门的专辑。现在好了,这个从镜片几乎看不到眼睛的人居然展示了出乎我意料的能力。看他同时对西方音乐酷爱有加,我就问有没兴趣每天来店里上半天班。这样我能和他轮着转,主要是为了发挥他英语、音乐上的特长;至于报酬,我现在已完全不在话下了。

    nbsp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nbsp戴着高度近视镜,远看像个老学究一样的张凡成为唱片店第一位正式员工。虽其貌不扬,让他担任营业员还是大材小用了。但每天能够欣赏无数音乐,探索每张唱片、每盒磁带背后的秘密,他还是自乐其中。任其这时候已很少过来,因为唱片店已经走上了正规。

    nbsp显然张凡对西方流行音乐的理解不亚于光和珠江等人。他的生活圈子就在浙大附近,整天在校园里和大学生们玩在一起,按销售学的话来讲就是有适合的受众群体,经常有年轻人三五成群来我店里,对我以西方流行音乐为主的陈设颇为惊喜。尽管穷学生聊音乐的居多,出手购物的少,但带动了店里的人气,生意还是芝麻开花般节节高涨起来。

    nbsp张凡还帮我解了之前的疑惑:他认识那个来过我店的胖子,叫谷勇华,以前是外文书店对面三联书屋音像部的经理。

    nbsp我真是瞎了眼了,三联书屋我买书时常去,也看到有唱片磁带出售,但多为古典、轻音乐,少量流行乐,提不起我的兴致。没想到原来是同行,难怪他的分析那么到位。张凡说小谷以前每周要去上海进货——这不我在知源书屋的套路吗?但现在已离开书店,据说进了某个电台。

    喜欢。

第六十六章 《Wind Of Change》[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