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开医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能让陛下改制度的,你是头一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4

    nbsp殿内烛火猛地一跳。

    nbsp朱标继续道:“苏州府倒是另有一例。知府陈宁私下放宽路引,让轻症百姓投奔邻县亲戚,反倒控制住了疫情。”

    nbsp朱元璋起身踱步,忽然停下问道:“马淳怎么说来着?”

    nbsp蒋瓛在边上道:“他建议疫时增设例外条款,允许百姓持医馆证明领取临时路引。”

    nbsp朱元璋哼了一声。“这小子倒是会想。”

    nbsp朱标观察着父亲神色,小心道:“儿臣以为,可命户部与太医院合议,定个章程。”

    nbsp“你拟个条陈。”朱元璋坐回龙椅,“三条:其一,疫区百姓经医官确认,可申领临时路引;其二,接收州县设隔离区,朝廷拨专款安置;其三,敢卡路引的官员,一律剥皮实草!”

    nbsp朱标郑重应下,又道:“是否要召马淳入宫详议?”

    nbsp“不必。”朱元璋摆手,“那小子性子倔,来了反倒坏事。你明日派个妥当人去小青村,让他写个详细方略。”

    nbsp正说着,太监捧着一个食盒进来。“陛下,马大夫差人送来的红油锅底料。”

    nbsp朱元璋脸色稍霁,“算他识相。”

    nbsp打开食盒,辛辣香气顿时弥漫开来。“标儿,尝尝?”

    nbsp朱标夹了一筷子,辣得直吸气,却忍不住又夹一块。“果然够味。”

    nbsp朱元璋忽然道:“马淳今日说那话时,徐丫头就坐在旁边,手都攥白了也不劝一句。”

    nbsp“徐家妹妹向来有主见。”

    nbsp“你妹子要有她一半胆色就好了。”朱元璋叹气,“前日见个血就晕。”

    nbsp朱标笑道:“人各有所长。徐妹妹通医术,临安善琴棋。”

    nbsp朱元璋瞥他一眼。“你倒是会打圆场。”

    nbsp说着又翻开密报,“这些狗官,真当咱的刀不利了?”

    nbsp朱标正色道:“儿臣已命刑部暗查,不日便有结果。”

    nbsp“查实一个办一个。”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闪,“正好杀鸡儆猴。”

    nbsp夜深了,朱元璋问道:“标儿,你觉得马淳如何?”

    nbsp朱标思索片刻。“有才学,敢直言,但过于刚直。”

    nbsp“咱就喜欢他这点。”朱元璋敲着桌子,“满朝文武,敢当面说咱制度不好的,他是头一个。”

    nbsp“父皇圣明。”

    nbsp“少拍马屁。”朱元璋笑骂,“去睡吧,明日早朝有得忙。”

    nbsp朱标行礼退下。

    nbsp走到殿门处,忽听朱元璋又道:“告诉马淳,他要是敢把今日之事往外说,咱真阉了他。”

    nbsp“儿臣明白。”

    nbsp次日清晨,一骑快马出朝阳门,直奔小青村而去。

    nbsp医馆后院,马淳正在晾晒药材,见锦衣卫千户进来,挑眉道:“大人这么早?”

    nbsp千户拱手:“奉太子令,请马大夫写个疫时路引的章程。”

    nbsp马淳擦擦手。“陛下准了?”

    nbsp“昨夜连发三道谕令。”千户压低声音,“浙江严州知县已经锁拿进京。”

    nbsp徐妙云端茶出来,闻言与马淳对视一眼。

    nbsp“夫人研墨。”马淳卷起袖子,“我这就写。”

    nbsp千户补充道:“太子特意交代,要写明如何辨别轻重症,以及接收州县如何安置。”

    nbsp马淳点头,提笔蘸墨。

    nbsp笔锋在宣纸上沙沙游走,时而停顿思索。

    nbsp一个时辰后,章程写成。

    nbsp马淳吹干墨迹,递给千户。“三条要诀:轻症分流,重症集中;沿途设检疫亭;接收地备足石灰烈酒。”

    nbsp千户仔细收好道:“马大夫可知,昨日您那番话,换别人早进诏狱了。”

    nbsp徐妙云指尖一颤。

    nbsp马淳笑笑。“陛下圣明。”

    nbsp千户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拱手告辞。马

第74章 能让陛下改制度的,你是头一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