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文武双圣的口诛笔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为什么?
nbsp凭什么?
nbsp这就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nbsp这两篇文章就使得《疯狂老杨哥》升华,从单纯的茶余饭后谈资,转变成治国之策。
nbsp此时治国还没有定策,所有国家都在摸索,诸子百家也都在到处推销自我,渴望得到重用。
nbsp孔黑子和长卿发表的两篇文章,对天下各国都有借鉴意义。
nbsp至于学好还是学坏,就看国君自身的素质了。
nbsp而随着文圣、武圣的文章传播天下,杨国彻底臭了。
nbsp原本,晋国六卿世家还打算趟这趟浑水,帮杨国脱离窘境。
nbsp可是看到杨国被全天下口诛笔伐了,谁还敢上前凑热闹。
nbsp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nbsp而孔、孙的文章只是一个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针对“税制”、“军制”各抒己见。
nbsp这就是百家争鸣的好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nbsp这个时代还没有圣人,还没有经典,还没有教条。
nbsp所以,每个人的意见都被倾听,记录,反馈。
nbsp而各种文章,凑在一起就是对各国君权的限制,对各民权的保障。
nbsp国君可以征税,但一定要说明征税的名目和用途。
nbsp税金可以用于国君的个人开支,但不能太老杨君。
nbsp百姓纳税,官员也不能避免,官员不纳税,就不能让百姓纳税。
nbsp这一次,孔黑子是真的火力全开。
nbsp“苛政猛于虎”,现在好不容易逮到这只大老虎,必须让大老虎好好尝尝自己的小脑斧。
nbsp写完一篇,又写第二篇、第三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还给诸弟子布置作业,围绕赋税写一篇策论。
nbsp诸弟子写出来之后,孔黑子为其斧正,然后将每个弟子的文章合订起来,与自己之前的文章一起发表。
nbsp于是,《论语》又增加上百页厚度。
nbsp在这种舆论之下,各国都开始认真思考赋税的问题。
nbsp就算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苛捐杂税的问题,但是有道德大棒在,各国国君多多少少都收敛一些,就算为恶,也不敢明目张胆,甚至理直气壮的为恶。
nbsp否则,今天是“疯狂老杨君”,下次不知道是谁呢。
nbsp真要上了《论语》,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遗臭万年。
nbsp在这种情况下,天下百姓集体受益,孔黑子功德无量。
nbsp另一边,长卿的文章针对“穷兵黩武”进行批判。
nbsp杨国横征暴敛,将所有资源都用在军队上,借此保持对姜国的优势。
nbsp对于杨国而言,只要拥有军队就行了,根本不用考虑其他。
nbsp就算国内百姓人人皆反,也撼动不了老杨君的军队。
nbsp就算被百姓们驱逐,老杨君也能凭借国外的力量重新拿回权力。
nbsp这就上升到霸权的问题。
nbsp老杨君胡作非为的底气来自哪里?作为霸主国的晋国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nbsp诸侯争当霸主,为的究竟是“尊王攘夷、护佑华夏”,还是“扶持昏暴、欺压良善”。
nbsp看到这一幕,岳川笑得合不拢嘴。
nbsp干得漂亮。
nbsp晋国明哲保身不参与讨论是吧?那就讨论晋国!
nbsp就不信晋国会躺平了任黑。
nbsp但凡晋国接招,发声自证清白,或者争辩道理,这热度不就来了吗?
nbsp而且,晋国不说话,大嘴巴的楚国会放过这个攻击晋国的好机会吗?
nbsp舆论就是这样,姜国的蝴蝶随便扇一扇小翅膀,就能在千里之外的晋国掀起一场风暴。
喜欢。
第396章 文武双圣的口诛笔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