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工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的,约稿。
nbsp温学在碰见一些年轻作者和读者的时候,经常被问的一件事儿就是,你们编辑真的会看公共来稿邮箱吗?温学每次都说看,但其实,看是看,但也就象征性的看一下。
nbsp道理很简单。
nbsp作为国内文学殿堂级的刊物,他们对稿件质量要求很高。
nbsp他们稿件大多是向已经成名的作家约稿;中生代作家来稿;向文章刊登在别的刊物上,或者得奖了,或者别的作者们推荐的,编辑们觉得有潜力可挖的年青一代作者约稿。
nbsp很多人要问了,公共来稿邮箱里就没有一鸣惊人的稿子吗?
nbsp有。
nbsp上一次一鸣惊人的作者现在已经四十多了。
nbsp他二十多岁时一鸣惊人的。
nbsp至今还被圈里的人津津乐道。
nbsp至于近些年从公共邮箱发掘出的稿子,最终登刊的,也有。
nbsp温学就曾负责过一次。
nbsp那篇稿件虽然问题很多,但有亮点,在跟作者深度沟通的基础上,温学给出了专业的意见,然后,作者反复的修改,反复的沟通,差不多用了半年,稿子才最终成为登刊的模样。虽然温学很欣慰,那位中年作者因为这次改稿受益匪浅,走上了作家之路。
nbsp但——
nbsp这么改一次稿太累了。
nbsp而且。
nbsp在公共邮箱这类稿件也不多,更多的是千奇百怪的稿件,不按格式命名的,发件人昵称非主流的,每天发N封投稿轰炸的,甚至还有自诩现代金瓶梅,发小黄文的。
nbsp别说。
nbsp写的真他妈好。
nbsp温学第二天早上出版社上班的时候,腰上贴着膏药。
nbsp可惜。
nbsp不能算工伤。
nbsp所以——
nbsp即便编辑们有看公共邮箱稿件,给每篇稿件简单意见的任务,也只在考核临近,或者每三个月邮箱清稿时才突击看一批稿子。
nbsp平时。
nbsp温学都懒得打开。
nbsp他们主要精力还在约稿,看认识的作者来稿以及沟通修改上。
nbsp对于约稿——
nbsp编辑们会提前跟作者沟通的,但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nbsp譬如现在。
nbsp主编在询问编辑们的约稿时,老黄:“老于交不了稿,短篇写成中篇了,而且——”
nbsp老黄觉得他还有写成长篇的趋势。
nbsp缺稿了自然得补上。
nbsp主编问向谁约稿合适:“来点儿新鲜血液,别老找那些老家伙们约稿。”
nbsp主编还是希望有不同风格的。
nbsp老黄他们推荐了几个年轻的作者。
nbsp温学鬼使神差的脱口而出:“要不,咱们找江洋约稿?”
nbsp会议室安静下来。
nbsp老黄:“也让老贼骗咱们点儿稿费?”
nbsp这厮也是江洋推理小说的爱好者。
nbsp不要以为纯文学编辑就不看类型小说了,他们偶尔也需要调剂下口味的。
nbsp温学:“审核严点儿不就行了?”
nbsp主编想了想。
nbsp作为杂志的主编,站在利益角度,他很希望约稿江洋。
nbsp流量啊!
nbsp但——
nbsp他们杂志的读者们看到这名字时,估计会觉得严肃文学不严肃了。
nbsp不过——
nbsp想到有个被骗稿费的大冤种杂志在前,主编就同意了。
nbsp编辑这圈子不大。
nbsp主编跟苏珊联系了一下,苏珊就把电话打给了李清宁。
nbsp“嗯?”
nbsp李清宁正在办公室,听到这消息时,看了眼躺在沙发上晒太阳的江阳,“我老公给他们杂志投过稿,后来没反馈,他又着急,就投到别的杂志社了。”
nbsp现在离江阳投稿到他们杂志社的公共来稿邮箱
第六百八十二章 工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