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0章 少年 学堂 姊妹 先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顾雍之孙顾谭十一二岁,装得少年老成模样,实际上望着大熊姊妹的眉眼,心中却想起美丽的仕女图。

    nbsp陆氏子弟陆睿握着笔悬在半空,脑海里想不起刚才听的史记,只记得诗经里的nbsp“静女其姝”nbsp几个字。

    nbsp大熊姊妹俩被这满室的目光看得不自在,指尖捻着帕子转了个圈,帕角的流苏扫过手腕,只想躲到婶婶身后。小熊装作低头看鞋尖,目光却偏偏撞上周家兄弟望过来的眼,慌忙垂下的眼睑上,落了点从窗棂漏进来的光斑。

    nbsp袁绮绮看着这群手足无措的少年,她轻咳一声刚要说话请大家随意一些,满室的少年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齐刷刷向她躬身行礼,衣袂摩擦的窸窣声里,混着谁的书册又一次摔在地上。

    nbsp“都坐吧。”nbsp袁绮绮笑着摆手。

    nbsp少年们应声落座,脊梁挺得笔直,目光却不敢乱瞟,只盯着案上的书卷。

    nbsp窗外的秋风携着落叶溜进学堂,落在少年们的靴边、书案,像些说不出道不明的心思,悄悄在墨香里生了根。

    nbsp袁绮绮笑着转向堂中那位青衫先生,只见他鬓角发丝疏朗,眉眼却如秋水般清亮,鼻梁挺直如远山轮廓。

    nbsp“陆先生讲得正好,我等无意打扰,还请继续,容我与两个侄女也听一听。”

    nbsp陆逊微微颔首,唇角漾开浅淡笑意,目光扫过重整坐姿的少年们,最后落在袁夫人身侧的大熊、小熊身上。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带着书卷气的温润,尾音却藏着山溪撞石的清劲:“方才讲到《史记?平准书》里‘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诸位可知,这‘不益赋的背后,是如何让百姓肯于效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随手拾起案上的毫笔,在青砖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山川轮廓:“就像会稽山的溪谷,山越人世代居于其间,不服王化,并非天性顽劣,是因官吏只知征赋,不懂他们靠山吃山的生计。”

    nbsp大熊姊妹俩也听得入了神。她们父亲名号小霸王,初到江东时便以刀剑服人之姿态,此刻听陆逊说起,忽然想起那些听闻孙策倒来便吓得退入密林的山民,眼底掠过一丝困惑。

    nbsp“我初到会稽时,山越人常袭扰村落。”nbsp陆逊的毫笔点在山形轮廓的褶皱处,“若一味围剿,便如《史记》中说的‘兵久则钝,锐卒精疲力竭。于是我让人摸清他们的猎场与药草坡,划出战耕分界,许他们以药草换盐铁。诸位看,这便是‘不益赋而用饶的道理。”

    nbsp周循往前倾了倾身。他听父亲周瑜提过陆逊nbsp“能安集山越,得其死力”,今日见他将《史记》的字句拆解进溪谷山林,才懂这并非虚言。

    nbsp“有次山越首领带部众来降,有人劝我缴他们的刀弩。”nbsp陆逊忽然笑了,目光里闪过几分锐色,“我却让他们留着nbsp——nbsp就像《李广列传》里‘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你信他肯放下刀,他才肯信你不举屠刀。后来这群山越男儿,反倒成了守隘口的锐士。”

    nbsp大熊望着陆逊执掌毫笔的手。那手腕骨节分明,既写得出nbsp“宁静致远”nbsp的帖,也能在山越的密林里画出分界图。她想起少小时在京口学馆听讲《商君书》时的温润,此刻才觉那温润底下,藏着如溪石般坚硬的筋骨。

    nbsp小熊靠在袁绮绮肩头,虽听不懂nbsp“平准书”nbsp是什么,却从陆先生的语气里听出了故事。那些藏在山里的人,原来不是非要打打杀杀,就像学堂里的同窗,递块桂花糕便能笑成一团。

    喜欢。

第350章 少年 学堂 姊妹 先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