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海风与园林:一场关于人情温度的双城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席嘛。”
nbsp玩笑归玩笑,也到了正式开席的时候了,阿琳招呼服务员来准备上菜,服务员上了大盘的辣炒花蛤、蒜香生蚝,清蒸鲈鱼,香辣皮皮虾,接连上桌,每个人仿佛都想多聊天,都对同学之间的话题更感兴趣,都在叽叽喳喳的一直在说,给思雨都听饿了。还好阿琳眼力见厉害,赶忙打趣道,“你看看你们,真的好烦人哦,我都饿了,来了又不让人吃饭,菜来了也不动筷子,就知道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弄得我头都大了。”说完假装摆摆手,不跟你们说话,我只想吃饭了的一副架势。看的思雨偷偷的笑笑,确实全场估计也只有阿琳一直会这么贴心,这种人活该她发财,要能力有能力,要情商有情商,要智商有智商,关键时候还很有分寸感。确实很多品质非常优秀。
nbsp思雨望着满屋说笑的同学,忽然意识到,同属于江苏省的两个地级市,其南北差异竟如此鲜明。从生活方式来看,苏州人更擅长精打细算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颇有一番自家各扫门前雪的状态,属于居家过日子型,两千的一顿饭也可以享受,十块钱的一碗面,只要好吃,也能吃的很有劲,不太会因为价格贵贱,觉得没有面子。反而会因为花了九块九,吃了一份物超所值的面,或者花很少的钱吃了一份很赞的美食,而开心一整天,会在属于小圈子的好友群里分享,显示自己的务实有路子。
nbsp而连云港可能快接近山东,这里的人骨子里更多的透露着北方人的那股子豪爽劲儿,将人情面子看得格外重要。就拿消费习惯来说,北方人向来愿意为热闹氛围和情感共鸣慷慨解囊,也就是传说中的情绪价值;而苏州人却像裹着一层温润的丝绸,礼数周全却自有边界,若不情愿,任谁巧舌如簧也难以动摇分毫。连云港虽不及北方那般豁达,但待人接物的架势,早已染上了北方人的豪爽底色。
nbsp她的筷子悬在半空,思绪突然飘向小吴。那个总爱把场面撑得十足的身影,喜欢奔驰的她,每次行事都先顾面子,鲜少权衡钱包的轻重,总让她觉得对方在34;打肿脸充胖子34;,透着股刻意的慷慨。
nbsp连云港人的热情似北疆的篝火,哪怕素未谋面,也要倾其所有款待来客;而苏州人的周到里,却藏着用34;分寸感34;精心筑起的围墙。这两种处世之道本无优劣之分,不过是适用于不同的人和场合。尤其是在如今人口流动频繁的时代,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做到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倒成了门更深的学问。
nbsp第二天的连岛之行,成了思雨的“魔幻体验”,彻底的颠覆了思雨对集体旅行的认知。阿琳不知道在哪里搞了辆考斯特,厉害的很哦,惹得众人惊呼。不过这倒也符合她一贯的行事风格,毕竟在当地人脉这么广,毕竟路子这么野,搞辆车问题不大的。关于考斯特,别的地方不清楚,具体到某些地方,一辆毫不起眼的考斯特可是有着很特殊的“江湖地位”的,但凡路上遇见开着考斯特的,就连那些劳斯莱斯和迈巴赫的富豪,以及一些开超跑的二代见到了都会选择优先让路。不为别的,主要是坊间曾传着一席话:一定别小看考斯特,保不齐下来的是一群穿什么衣服的。当然了这部分确实是笑谈,不过部分确实也是事实。早些年,很多各级别干部的公务用车都偏向于优先选择考斯特,因其配置可选性高,舒适宽敞,现代化技术完全能满足任何需求,包括里面的配置及私密性,在外面很难看出来差别的,乍一看就是个小中巴,其实内里却大有乾坤。后来,为了避嫌也好,为了省事也罢,总之很多人为了避免影响,看到这辆车就会下意识的礼让三分。(这里还是有别于A6的,说到这里基本上懂的人就心照不宣了,不懂的可以自行理解。)
nbsp阿琳的那个司机准时到达停车场,利落的招呼大家:“车就近停,十分钟内上车,车辆一定要停在景区内停好,停车费的费用的问题都打好招呼了,大家抓紧上车出发,再晚天就热了,海边就玩不尽兴了!”很快,大家就停好了车,一路小跑的上了考斯特,一落座就忍不住称赞车内的宽敞舒适,配置齐全,都在夸这车真不错,低调有档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阿琳这次聚会,确实很给力,全程真的都是她一手操办的,清点完人数,人数正好,她朝司机点头示意。车子启动,司机便开着车载着众人直接驶向景区大门,司机摇下车窗,冲保安喊了声“王哥!”,顺势扔过去一包烟,栏杆便应声而起。
nbsp“没事,都是自己人,知会一声就行!”阿琳眨眨眼,“关系到位,门票钱都省了。”
nbsp车子一路沿着环岛公路蜿蜒而上,海浪拍打着嶙峋礁石,苏马湾的沙滩在阳光下泛着细碎银光。思雨拎着鞋赤脚踩进海水,任由浪花没过脚踝。身后传来伙伴们的嬉闹声,有人互相泼水,有人追逐嬉闹,这一刻,思雨在同学们身上完全感受不到时代的变迁,大家仿佛还是读书时的状态。看着同伴们笑着闹着互相泼水,突然想起在苏州时,同事们郊游总带着野餐垫,各自嬉笑打闹,同样的欢乐,足够让人忘却往日工作生活的烦恼。
nbsp如果说连岛之行只是初体验,那么花果山之行则彻底让思雨开了眼界,阿琳不知从哪变出一串钥匙,拿出一沓门票,递给门口的检票员,打了声招呼递了瓶水,告知了人数,让后面的跟紧点,思雨好奇地小声询问道,“怎么,阿琳,这里你也有关系啊。你倒是厉害的很哦。”“我表哥承包这里门票的,我跟他说过了,有重要客人来参观玩玩!”说完她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走,中午带你们去食堂吃,比外面馆子实惠多了!”食堂里,大盆的红烧肉、清炒山笋香气四溢,管理员大叔看见阿琳来,赶忙也来打了声招呼,多加了几个菜:“不知道你们来,早知道我多准备点了,我刚让厨房多加点菜,你们先吃,那边我还有点事着急处理,我就先失陪了,爬山路费体力!你们多吃点!”说完嘱咐了服务员,便匆匆走开了。
nbsp果然打过招呼之后的服务确实不一样了,思雨咬下一口松软的面皮,肉馅汤汁烫得她直呵气,却忍不住笑出声——这种不讲究的热情,和苏州精致的苏式糕点比起来,倒像是把心直接掏出来给你看。
nbsp回程路上,阿琳硬塞给思雨一大袋东西,有晒干的虾皮虾米,葛根粉和海苔:“自家晒的,不值钱!拿着!”思雨抱着沉甸甸的袋子,突然明白为什么连云港的海风里都带着股热乎劲。这里的人把“面子”活成了实在的情谊,有别于苏州的婉约含蓄。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手机在包里震动,快递公司发来的信息,因为不重要,思雨也就没打开细看。
nbsp思雨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海岸线,回复的手指悬在半空——此刻她忽然觉得,有些骨子里的东西,确实能让一座城市的温度,从舌尖暖到心间。
喜欢。
第156章 海风与园林:一场关于人情温度的双城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