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蔡琰东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随后,王镜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舅舅杨彪与表弟杨修。
nbsp杨彪年近六旬,面容枯瘦,身形稍显佝偻,身着褪色破损的官袍,灰白胡须上沾着沙尘。
nbsp杨修则身量不高但骨架匀称,一身素白单衣罩着半旧青衫,一双杏仁眼明亮如星。
nbsp虽然血脉相连,但这却是他们初次相见。
nbsp杨彪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从未谋面的外甥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半晌才缓缓开口:“老夫…早该来见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未尽之意。
nbsp站在一旁的年轻男子——正是杨修。
nbsp他上前一步,恭敬行礼:“修见过从姊。”
nbsp杨彪轻轻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叹道:“靖侯年纪轻轻就能统帅三军,护驾勤王,实在难得。”
nbsp王镜笑道:“舅舅过誉了。若非您与诸位大臣在朝中周旋,陛下恐怕难以脱身。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说到底,咱们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共襄盛举。”
nbsp杨修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话道:“不知阿姊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nbsp王镜知道这是试探,斟酌道:“当务之急是护送陛下东归。至于其他……”
nbsp杨彪沉吟道:“朝局动荡,董卓余孽未清。手握兵权,既是倚仗,也是祸端,还望君侯懂得进退之道。”
nbsp王镜若有所思。
nbsp杨修却忽然笑道:“父亲多虑了。以阿姊之能,定能化险为夷。再说,如今我们杨家与阿姊同气连枝,自当共进退。”
nbsp乱世中的亲情,绕不开利益的考量。血脉相连,也未必就要同船而行,为争掌权之位,亲戚间你死我活、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
nbsp王镜心里明白,因此表面虽对杨氏父子笑容亲昵,实则暗自防备。
nbsp她诚恳道:“自是如此。有舅舅与德祖相助,我心里踏实多了。”
nbsp……
nbsp众人饱餐休整过后,王镜便下令队伍启程,准备护送天子入城。另派一队人马搜寻方圆十里,确保再无伏兵。
nbsp不多时,一辆青幔马车被牵到御前。
nbsp王镜上前躬身行礼:“请陛下登车。”
nbsp刘协却站在原地未动,他有些不安地问:“君侯不与我同乘吗?”
nbsp此刻的他像个惊弓之鸟,生怕一转眼王镜就会消失。
nbsp按礼制,臣子与天子同乘乃是大不敬。王镜余光瞥见几位老臣已经皱起眉头。
nbsp但她不以为意,点头道:“臣遵旨。”
nbsp自王镜在乱军之中救驾,刘协的目光就再未离开过她。
nbsp即便是此刻同乘一车这样逾矩的事,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出声反对。那些曾经在御前说得上话的近臣,如今都只能远远跟在车队末尾,连天子的衣角都看不见。
nbsp马车缓缓前行,刘协终于能卸下连日来的紧张。
nbsp王镜从暗格中取出一个鎏金水壶,倒出半杯蜂蜜水:“陛下,请用蜜水。”
nbsp温热的甜水滑过喉咙,刘协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心中一暖。原来在这乱世中,还有人一直惦记着他这个徒有虚名的天子。
nbsp当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时,弘农城巍峨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
nbsp守城士兵见到王字帅旗,立即大开城门。
nbsp马车穿过街市,最终停在一座青砖黛瓦的府邸前。
nbsp王镜率先跳下车辕,拱手道:“陛下,这是臣的临时行辕。虽比不上皇宫富丽,但胜在安全。臣已命人备好热水和新裁的常服,请陛下先沐浴更衣。”
nbsp刘协颔首,带着皇室亲眷走进府门。
nbsp王镜转身对文武百官吩咐道:“诸位大人连日劳顿,已在城东安排了下榻之处。”
nbsp杨彪站在人群中,暗自不悦。
nbsp他原以为进了弘农城就能重掌大权,哪知城中守军见到王镜竟如见真主。更可恨的是那些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门生故吏,如今见到王镜的令旗比见到圣旨还要恭敬。
nbsp“好个鸠占鹊巢。”杨彪在心中暗骂。
nbsp这哪是什么外甥女啊,分明是来夺权的煞星!
nbsp同样都是想利用刘协弄权崛起的士族,凭什么这个晚辈竟能步步占得先机。
nbsp……或许,王镜确实棋高一着。她比自己聪明,早就料到会有如今这般局面,所以早早离开长安,暗中积蓄力量。而自己和其他人还傻傻地留在陛下身边,以为忠心就能换来权势。
nbsp想到这里,杨彪不禁叹了口气,越发觉得王镜深不可测……
nbsp【叮——成功获得信仰值2000】
喜欢。
第142章 蔡琰东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