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道不相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他盖完还抬眼望向王镜,像在求表扬似的,小声说:“盖好了。”
nbsp王镜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点了点头,随即扬声道:“宣读圣旨!”
nbsp杨修展开圣旨,朗声道:“建安三年春三月初七,皇帝制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觊觎神器,背汉自立,罪证确凿,论罪当诛。
nbsp然念其早年讨黄巾、伐董卓,亦有微功,且新朝初立,宜显仁德。今免其死罪,流放交州,永世不得还朝。其族人旧部,概不株连,既往不咎,可留中原自谋生路。钦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圣旨宣读完毕,殿内一片肃静。
nbsp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跪地叩首:“罪臣曹操,领旨谢恩。”……
nbsp三日后,曹操踏上流放之路。翊京城外的长亭边,寥寥数人前来送行。
nbsp曹操抬眼望去,心中一阵唏嘘——许褚、典韦早已战死,曹仁、曹洪、乐进……那些曾随他南征北战的兄弟,也多半化作了黄土,记忆里的面孔,竟已少得可怜。
nbsp“能站在这儿见最后一面,已是幸事了。”曹操望着眼前几个熟悉的旧部,眼中闪过一丝悲戚,“往后便跟着靖侯吧,好好做事。我这辈子,让你们跟着我担了汉贼的骂名,到头也没给你们挣来什么体面。”
nbsp“靖侯与我不同,不似我这般只知征战杀伐,胸中自有乾坤,她要的是一个安稳天下。你们跟着她,若能立下功劳,未必不能封侯拜相,是那种实实在在的侯爵,食邑千户,子孙可承;是那种朝堂上有席位的将相,穿紫袍、佩金鱼袋,不必再像跟着我时,整日提着脑袋过日子……”
nbsp旧部们垂首无言,眼眶泛红。
nbsp人群里,曹昂眼中泛起一层水光,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父亲。”
nbsp曹操看着这个本以为已成荒冢的长子,喉间动了动,终是化作一声长叹:“昂儿……你还活着就好……你如今是曹家的家主了。”
nbsp他已从旁人处听闻,濮阳之围,曹昂被王镜麾下将士马超所救,得以保全性命。后来便归顺了王镜。曹昂既已归降,又素有贤名,王镜便令他执掌曹家,收拢族中余部。
nbsp“好,好……”曹操连说两个“好”字,不知是在赞王镜的胸襟,还是在叹儿子的造化,“你如今是曹家的主心骨了,肩上的担子不轻。”
nbsp曹昂垂眸道:“是,主公信任,昂儿不敢懈怠。定会守好曹家,也劝诫族人安分守己,为朝廷效力。”
nbsp曹操望着长子坚毅的神色,眼中悲戚淡了些,添了几分释然。或许这样也好,有昂儿在,曹家总能留下几分根基。
nbsp“我还听说,丕儿和植儿,如今在靖侯府中教养?”
nbsp曹昂一怔,随即点头:“是,主公念他们年幼,便接入府中亲自教养。”
nbsp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有惊讶,更有难以言喻的触动。他原以为兵败之后,子女多半会沦为阶下囚,却没想到王镜竟如此安排。
nbsp他沉默片刻,缓缓道:“这倒是……更好的机会。”
nbsp他看向曹昂,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昂儿,你是家主,要记得照拂好两个弟弟。靖侯肯让他们在身边教养,是器重他们。丕儿性子老成,植儿才思敏捷,若能在靖侯身边学好了规矩,长了才干,将来未必不能有大作为。”
nbsp“你掌家,他们在朝堂历练,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曹家未必不能从武勋之家,转成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到那时,族中子弟读圣贤书,入朝堂,累世为官,不再仰仗军功,也能稳稳立住脚跟——这才是真正的长久基业啊。”
nbsp他拍了拍曹昂的手臂,语气满是期许:“好好守着这个家,看着弟弟们长大。靖侯给了曹家这口气,你们就得把这口气喘匀了,活出个蒸蒸日上的模样来。”
nbsp曹昂望着父亲眼中难得的希冀,重重点头:“昂儿记住了。”
nbsp……
nbsp丁夫人站在最外侧,神色淡然。她早已与曹操和离,今日前来,不过是了却最后一丝情分。
nbsp“一路保重。”她留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曹操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那些年的争执与怨怼,终究随时间淡了。
nbsp至于府中的小妾,多半已在王镜的默许回归原籍或改嫁他人,此刻更不会前来。唯有卞夫人,牵着几个年幼的孩子,静静站在一旁。
nbsp“夫君,妾身已收拾妥当,随时可启程。”
nbsp“交州偏远荒芜,瘴气弥漫,你们留在这里,好歹衣食无忧。”曹操看着卞夫人,语气带着劝诫,“何苦跟着我遭罪?”
nbsp卞夫人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妾既嫁与夫君,便是一生一世。生死相随,无怨无悔。”
nbsp曹操心中一暖,眼眶微热。他伸手握住卞夫人的手,又看了看孩子们懵懂的脸庞,终是点了点头:“好,那我们一家人,便去交州。”
nbsp长亭外,车马早已备好。流放队伍缓缓驶离翊京,向南而行。
nbsp曹操坐在车中,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城池,卞夫人握住了他的手。车轮滚滚,前路漫漫,或许荒芜,或许也是新的开始。
nbsp【叮——成功获得信仰值100】
喜欢。
第252章 道不相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